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御制藉田诗》
《奉和御制藉田诗》全文
宋 / 夏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绍休文祖盛仪陈,载耜东耕恊仲春。

冕服远推踰古制,须知明主为生民。

(0)
翻译
继承先祖的辉煌传统,举行盛大的仪式,春天开始东耕劳作。
古代礼服的规模被远远超越,要知道这是明君为了百姓的生计而倡导的。
注释
绍:继承。
休文:美好的文献或先祖。
祖盛仪:先祖的盛大仪式。
陈:展示,举行。
载耜:装载农具,这里指开始耕作。
东耕:春季向东边的农田耕作。
恊:共同,一起。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冕服:古代帝王和贵族的礼帽和礼服,象征尊贵。
远推:远远超过。
古制:古代的规定或习俗。
须知:必须明白,应当知道。
明主:贤明的君主。
为生民:为了百姓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藉田诗》。诗中,作者以颂扬的笔触描绘了皇帝在春季举行藉田仪式的盛大场面,强调了古代帝王对农耕的重视和对民生的关注。"绍休文祖盛仪陈"一句,意指继承了先祖的优良传统,仪式庄重盛大;"载耜东耕恊仲春"则描绘了皇帝亲自参与春耕的场景,体现了农事的重要地位。"冕服远推踰古制"表达了对古代君王体恤百姓、超越常规礼制的赞美,而"须知明主为生民"则是点明了皇帝作为明君,其行为是为了黎民百姓的生活和福祉。整首诗寓含了对皇家敬农和重民思想的颂扬。

作者介绍
夏竦

夏竦
朝代:宋   字:子乔   籍贯: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   生辰:985—1051年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猜你喜欢

围城中怀友二首·其二莘野

破屋临湖住,闲身似鹤长。

逢人矜侠气,遇难耻儒装。

有妇频修药,无儿解奉觞。

从来多远志,今日在何乡。

(0)

上元前一日游东园看梅三首·其二

东园把酒问东皇,何事梅花压众芳。

和靖当年一题品,到今几载句犹香。

(0)

太师陈文恭公挽词·其四

趣召单车至,惊传两鬓凋。

倾城迎国老,即日走天骄。

梦已商人奠,身犹汉相朝。

古来贤达意,生灭两消摇。

(0)

双调望江南.闺夜

和郎坐,閒话说东家。

小鸭漫烧宫里饼,香涛滚泼雨前茶。春去且由他。

和郎坐,妆卸玉簪斜。

戏谱新诗题册叶,轻移小盏护灯花。迟迟入帐纱。

(0)

高阳台.为阮亭题余氏女子绣高唐神女图

帝女归来,一天秋色,楚峰十二苍苍。

听说当年,曾经荐枕先王。

细腰宫里颜如玉,更相寻、雾縠霓裳。

问此时、翠盖鸾旌,谁见悠扬。巫山枉断人肠。

纵阳台遗迹,未尽虚茫。回首宸游,沉沦幽佩堪伤。

一自侍臣书好梦,千载下、云雨生香。

又何人、剪雨裁云,幻出高唐。

(0)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和阮亭韵·其七窃听

朱丝宛转垂银蒜。今宵底事抛针线。怪杀太风流。

频频撼玉钩。千般轻簿个。可也羞灯火。

渐觉麝兰微。画屏人欲迷。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