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辞城府去,默坐叹浮生。
服食非吾事,炎凉任世情。
山光浮墨沼,松影落书棚。
一曲沧浪水,长年可濯缨。
久辞城府去,默坐叹浮生。
服食非吾事,炎凉任世情。
山光浮墨沼,松影落书棚。
一曲沧浪水,长年可濯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首句“久辞城府去”,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逃离,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接着,“默坐叹浮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以及在静默中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服食非吾事,炎凉任世情。”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淡泊,以及对世态炎凉的坦然接受。他不以个人的欲望和追求为重,而是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下半部分转而描绘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宁静。“山光浮墨沼,松影落书棚。”山色与池沼相映成趣,松树的阴影洒落在书棚上,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这样的场景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更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一曲沧浪水,长年可濯缨。”引用了《楚辞》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愿意像屈原那样,保持高洁的品质,不受世俗污染,即使岁月流逝,也能坚守自我,保持心灵的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内心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一作城头饮,重论别后诗。
倏然云雨至,应有鬼神悲。
叙事公偏富,求声我最知。
赓酬三百首,馀韵付咸池。
淮上衰翁何所为,有人宽厚误相知。
光华奉使方行部,款密成书更附诗。
在泮饮时常眷眷,乘轺过日倍迟迟。
缘公礼义如斯重,好寄梅花近北枝。
重华隆帝道,戎蛮或不宾。
徐夷兴有周,鬼方亦违殷。
今在盛明世,寇虐动西垠。
豺狼染牙爪,群生号穹旻。
元帅统方夏,出车抚凉秦。
众贞必以律,臧否实在人。
威信加殊类,疏逖思自亲。
单醪岂有味,挟纩感至仁。
武功尚止戈,七德美安民。
远迹由斯举,永世无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