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寒山寺·其二》
《拟寒山寺·其二》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拾得诗清苦,风骚道自存。

看云攲怪石,步月出松门。

识取心中佛,休磨镜上痕。

时时多漏泄,尘世少知恩。

(0)
鉴赏

这首诗以寒山寺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拾得在寺中修行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其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追求。首句“拾得诗清苦”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诗歌风格,暗示其修行之路的艰辛与纯净。接着,“风骚道自存”一句,既是对诗人文学才华的肯定,也暗含着其在修行道路上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精神。

“看云攲怪石,步月出松门”两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诗人仿佛与云、怪石、月、松门融为一体,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识取心中佛,休磨镜上痕”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修行目标——内心世界的净化与觉悟。这里的“心中佛”象征着内在的智慧与慈悲,而“镜上痕”则比喻外在的烦恼与执着。诗人倡导的是通过内观与修行,去除心灵上的尘垢,达到内心的清明与平和。

最后,“时时多漏泄,尘世少知恩”两句,既是对修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惑与挑战的提醒,也是对世人缺乏感恩之心的感慨。诗人希望人们能珍惜眼前的美好,学会感恩,同时也鼓励自己在修行的路上保持警觉,不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修行境界和人生哲学,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读文文山先生集不觉饮泣集先生句成六绝·其六

怅怅乾坤靡所之,飘零回首壮心悲。

素王不作春秋废,独抱春秋莫我知。

(0)

军中遗稿.读史十首·其二

汉使堂堂出朔边,微茫海北锁寒烟。

青羝白雪如逢我,耐得苏卿十九年。

(0)

初夏同韩犹龙入循州访刘乃运兄弟白隺峰峰为苏子瞻旧游地故人陈全人曾止此感赋

承荐东湖月满船,江城夜色已堪怜。

长宵风雪知谁在,零落山丘又几年。

穗石人稀花易老,鹤峰山近泪如泉。

令威他日归华表,定在循州古树边。

(0)

夏六月同罗季作徐巢友黎美周集陈乔生绥延堂饮得萧咸二韵·其二

入户解衣坐,主人应不凡。

结交澹于水,下食不疑咸。

烛剪空庭叶,风添当暑衫。

无生有佳话,窗草梦中芟。

(0)

无题·其一

漫道侯门似海深,南溟难拟此沉沉。

莲花有漏遥闻响,雁足无弦不系音。

欲写灵犀通一点,谁怜采凤阻千寻。

郁金堂外垂帘下,柳絮长萦寸寸心。

(0)

挽苏宇霖阁部·其四

血碧苌弘出九原,全忠全孝竟难言。

千钟不逮高堂养,万死宁酬国士恩。

世运兴亡原有数,功名成败岂须论。

厓山祠屋长邻近,俎豆他年正气存。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