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晋凯歌二首·其一命将出征歌》
《晋凯歌二首·其一命将出征歌》全文
魏晋 / 张华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重华隆帝道,戎蛮或不宾。

徐夷兴有周,鬼方亦违殷。

今在盛明世,寇虐动西垠。

豺狼染牙爪,群生号穹旻。

元帅统方夏,出车抚凉秦。

众贞必以律,臧否实在人。

威信加殊类,疏逖思自亲。

单醪岂有味,挟纩感至仁。

武功尚止戈,七德美安民。

远迹由斯举,永世无风尘。

(0)
鉴赏

这首诗是张华所作的《晋凯歌二首》中的第一首,名为“命将出征歌”。全诗通过描绘古代帝王时期对异族的征伐与安抚,以及对当今盛世下出征将领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与和平的向往。

诗中首先提到古代帝王如虞舜(重华)时,虽然帝道昌隆,但仍有戎蛮不顺服。接着,诗人列举了周武王征服徐夷、殷商末年鬼方叛乱的例子,暗示历史上的征伐与统一。然后,诗人转向描述当前的时代背景,指出在盛世之下,边疆仍有敌寇侵扰,比喻为“豺狼”般的威胁,给民众带来苦难。

在此背景下,诗人赞扬了出征的元帅,称其为“方夏”的统帅,即代表了国家的正统力量。元帅率领军队出征,不仅是为了军事行动,更重要的是通过“威信”来影响远方的异族,使之愿意归顺。诗人强调了“武功”与“止戈”的结合,即在军事力量的基础上,更注重通过仁慈和道德的力量来安抚异族,实现真正的和平。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出征将领的敬意,认为他们不仅拥有强大的军事能力,更具备“七德”——即仁、义、礼、智、信、忠、和,这些美德使得他们在治理国家和安抚民众方面表现出色。通过这次出征,诗人期望能够消除边境的动荡,使国家永远处于和平状态,不再遭受战争的困扰。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对比和对现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和平与道德治国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张华

张华
朝代:魏晋   字:茂先   籍贯: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   生辰:232年-300年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张华年轻时便多才多艺,受到时人赞赏。在曹魏时历任太常博士、河南尹丞、佐著作郎、中书郎等职,西晋建立后,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他学识渊博、工于书法、记忆力极强,被比作子产。后拜中书令,加散骑常侍,与杜预坚决支持建晋武帝司马炎伐吴,战时任度支尚书。
猜你喜欢

二月二十八日周提宫叶致政楼司理过访锦园

锦园春色满西东,一笑相欢四老翁。
八秩总开三百岁,玺天风味此时同。

(0)

黄石榴吾里所未有仆始携自中都植之二年方着

细染曲尘英,稀着鹅黄蘂。
虽无蜡梅香,风味绝相似。

(0)

三月十四日陪同年十有六人游净慈遂饮於水月

美酒未尽双玉瓶,更听提壶鸣不停。
斜阳可饮径须饮,趁得城门打鼓声。

(0)

送李深卿赴省试

曲江深院题名处,应有春风得意诗。
为想杏花三十里,却思三五少年时。

(0)

送王季海敷文赴闽漕

圣主方怀南顾忧,且烦持节按闽州。
政成早作朝天计,两地端须第一流。

(0)

题李通判断桥图

桥上笋舆岌岌,桥下浪波沄沄。
但觉往来无恼,不知观者伤神。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