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见子云貌不飏,迟以岁月名自彰。
松江笠泽几多地,古今三作胜士场。
鸱夷已去乘海航,季鹰抚事惊秋霜。
五百年间天随子,汀洲杜若齐芬芳。
笔床茶灶湖光里,欸乃声中弄清泚。
有厨无烟釜爨空,过午悬箪藜苋美。
诗穷文怪两奇绝,造化别分闲日月。
一峰下岭晚当门,四颊寒鲈夜飞雪。
甘同世上伏腊勤,肯作人间觞豆客。
辟书不为救口忙,衔命终辞一官热。
借书当借物外书,洗除尘坌观浮虚。
异时曾此一过眼,故人相遇诚欢娱。
翩然好去追黄鹄,酒无两瓻歌一曲。
亲见子云貌不飏,迟以岁月名自彰。
松江笠泽几多地,古今三作胜士场。
鸱夷已去乘海航,季鹰抚事惊秋霜。
五百年间天随子,汀洲杜若齐芬芳。
笔床茶灶湖光里,欸乃声中弄清泚。
有厨无烟釜爨空,过午悬箪藜苋美。
诗穷文怪两奇绝,造化别分闲日月。
一峰下岭晚当门,四颊寒鲈夜飞雪。
甘同世上伏腊勤,肯作人间觞豆客。
辟书不为救口忙,衔命终辞一官热。
借书当借物外书,洗除尘坌观浮虚。
异时曾此一过眼,故人相遇诚欢娱。
翩然好去追黄鹄,酒无两瓻歌一曲。
此诗为北宋时期文学家王洋所作,题名《借笠泽丛书于陈长卿以诗还之》。诗中充满了对友人陈长卿的敬意和对古籍的渴望。
"亲见子云貌不飏,迟以岁月名自彰。" 这两句描绘了王洋亲眼目睹陈长卿的风采,并非即刻显现,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展露其才华。
"松江笠泽几多地,古今三作胜士场。" 王洋在这里提及松江一带有许多藏书之地,这些地方成为了文人墨客竞秀才艺的地方。
接下来的"鸱夷已去乘海航,季鹰抚事惊秋霜。五百年间天随子,汀洲杜若齐芬芳。" 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轮回,以及自然景象与人文精神的交织。
"笔床茶灶湖光里,欸乃声中弄清泚。有厨无烟釜爨空,过午悬箪藜苋美。诗穷文怪两奇绝,造化别分闲日月。" 这几句则写出了书房里的宁静与和谐,以及文学创作的独特魅力。
随后“一峰下岭晚当门,四颊寒鲈夜飞雪。” 描绘了山间的幽深静谧以及季节变化带来的意象。
"甘同世上伏腊勤,肯作人间觞豆客。辟书不为救口忙,衔命终辞一官热。借书当借物外书,洗除尘坌观浮虚。"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于书籍不仅是实用工具,更是精神寄托的态度。
最后“异时曾此一过眼,故人相遇诚欢娱。翩然好去追黄鹄,酒无两瓻歌一曲。” 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以及生活中简单快乐的情趣。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人生态度。
冷萤闪入帘旌暗,梧阶骤雨初歇。
篝香散尽,怀中宛转,旧时圆月。秦鸾影绝。
剩一角、青缯山活。问秋风、今生那日,再与片时热。
密密湘东字,翠墨秋毫,素纨愁滑。
郁金未涴,忆针楼晚凉时节。
容易经年,清梦断、桃笙如雪。
更谁禁枕畔络纬,语切切。
是清狂、未妨惆怅,香痕襟上曾涴。
十三桥畔春犹在,隐隐一层青琐。花影卧。
记月在、帘边人在帘边坐。沈沈意可。
正银字盘心,粉函亲面,依约玉钗堕。
瑶琴柱,艳曲无人续和。年来情事都左。
当时琼姊分明语,准拟两眉愁锁。重误我。
已二月、花朝三月清明过。芳音未妥。
恁昨夜星辰,今宵风雨,天气也无那。
宵分天漠漠。又雨雨风风,客程偏恶。故山杜若。
添新涨、定有寻芳佳约。
琴心瘦却,奈燕羽、音书难托。
料此际、无数飞红,春人正愁帘箔。
匆匆一夜萍踪,便酒冷关亭,响流林壑。
戍楼画角,还添起、五点四更残柝。
灯花未落,怎恁地、声声萧索。
无奈是、归梦安排,休思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