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毗陵龚君以崇见投古风思致不凡依韵答之·其二》
《毗陵龚君以崇见投古风思致不凡依韵答之·其二》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松柏有佳色,矫矫涧谷涯。

要经鸾凤栖,岂怨人迹遐。

匠石初未逢,千岁甘枯槎。

万牛送明堂,亦不以自誇。

奇物固落落,念此毋叹嗟。

君看蒿蓬茂,正足供鸣蛙。

深根忍霜雪,生意日已嘉。

终然拔青云,勿虑岁月赊。

(0)
翻译
松柏有美丽的色彩,挺立在山涧边沿。
它们期待凤凰栖息,怎会因人迹罕至而抱怨。
巧匠未遇好材料,千年老枝甘愿干枯。
即使被万牛之力送上明堂,它也不自夸炫耀。
稀世之物本就孤傲,想到此无需叹息。
你看那杂草丛生之地,正好为蛙鸣提供场所。
深深扎根能抵挡霜雪,生机日益旺盛。
最终定能直上青云,不必担心岁月漫长。
注释
松柏:指松树和柏树。
矫矫:挺拔的样子。
涧谷:山谷。
涯:边缘。
鸾凤: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贵。
人迹遐:人迹罕至的地方。
匠石:擅长雕刻的工匠。
千岁:千年。
甘枯槎:甘愿成为枯木。
明堂:古代宫殿,此处比喻显赫的地位。
自誇:自我夸耀。
奇物:奇特的事物。
落落:孤高独立。
蒿蓬:野草。
鸣蛙:蛙声。
生意:生命力。
日已嘉:日渐美好。
拔青云:直上云霄。
岁月赊:时间长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景象,通过松柏、涧谷等自然元素,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和永恒的追求。诗中“矫矫”一词形容松树挺拔自如,显示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而“要经鸾凤栖,岂怨人迹遐”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诗人的心境也体现在“匠石初未逢,千岁甘枯槎”一句中,那种宁愿选择孤独和寂寞,以此来保持内在的平和与坚守。至于“万牛送明堂,亦不以自誇”,则是对自身修养和成就的一种谦逊态度。

接下来的“奇物固落落,念此毋叹嗟”显示了诗人对于世间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而“君看蒿蓬茂,正足供鸣蛙”则是对自然界中生机勃勃景象的一种赞美。

最后,“深根忍霜雪,生意日已嘉。终然拔青云,勿虑岁月赊。”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力和不屈精神的肯定,以及对未来无限可能性的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坚守内在美好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六十二

一觉开门出,月明才四更。

江流浮夜色,石濑引秋声。

敛听忽何有,冥心合太清。

谁当更复忆,不可号无名。

(0)

送祖印之庐山

匡山不可到,到者即宜家。

我昔曾将母,君今欲学畬。

望湖千树里,入涧一峰斜。

深谷喜人至,烹泉话晚霞。

(0)

栖贤山居十首·其九

病骨怜秋夜,夜长不可眠。

久疏芦菔味,惭愧白云禅。

开户望霜月,随身过野田。

晴空山势耸,一雁入寒烟。

(0)

栖贤山居十首·其五

老病心逾澹,饥寒韵更偏。

独怜山月外,无计秋风前。

拾栗煨牛火,驱茅下麦田。

明朝重九日,容易度残年。

(0)

赠姚梦峡

世乱方知道,遐心滞草庐。

欲明今日事,莫误古人书。

独坐疏钟外,相携寒月初。

身名殊可已,鉴此百年馀。

(0)

诸子送予江门口占慰别

岸柳难为别,江风欲送行。

迢迢村路迥,漠漠野烟横。

挥涕怜儿女,牵衣愧父兄。

不看分手意,谁识住时情。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