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谈厌俗哗,琴书共一家。
倚马才何捷,惊鸿势忽斜。
年光消竹叶,勋业愧菱花。
省可随流去,浮名水上槎。
高谈厌俗哗,琴书共一家。
倚马才何捷,惊鸿势忽斜。
年光消竹叶,勋业愧菱花。
省可随流去,浮名水上槎。
这首诗描绘了斋居生活的情趣与哲思。首句“高谈厌俗哗”,表达了诗人对喧嚣世俗的厌倦,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高远。接着“琴书共一家”一句,点明了诗人的精神世界,琴棋书画成为其生活的伴侣,营造出一种文人雅士的生活氛围。
“倚马才何捷”借用典故,比喻诗人才思敏捷,如同倚在马背上即兴赋诗一般流畅。而“惊鸿势忽斜”则以动态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流转与变化,如同飞鸿掠过天空,留下一道斜线,既美且瞬息。
“年光消竹叶”一句,感叹时光流逝,岁月如竹叶般飘落,无法挽留。“勋业愧菱花”则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将之比作菱花,虽美却易凋零,不如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实现更为珍贵。
最后,“省可随流去,浮名水上槎”两句,直抒胸臆,劝诫自己不应随波逐流,追求虚幻的名声,而应坚守本心,追求真正的自我价值和内心的平静。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穹林立乔松,峭壁插平地。
苍茫绝飞鸟,倏忽见群骑。
杂袭衣与裘,蒙茸间毡毳。
差池鞭弭间,孰识谁贱贵。
忆昔从北征,驱车出幽蓟。
天时大雨雪,道远恐遂泥。
牛马俱阻寒,驴骡缩如猬。
所见人物殊,适与此图类。
当时皇风淳,声教浃遐裔。
雕题与被发,商贾罔不至。
自从烟尘生,河海隔氛翳。
舟车断往来,榛莽极荒秽。
邂逅见此图,俯仰今昔异。
矫首欲无言,长空正迢递。
山深冥冥溪谷阴,怪石突出当重林。
回壑奔流石礧磈,寒雾喷薄浮轻岑。
猿猱飞攀山欲立,悬崖老树苍鳞湿。
有客担簦负长笈,欲行不行驴脚涩。
风吹征衣天欲暮,旅馆不逢前沮渡。
此际遥知行路难,却向今朝画中睹。
黄云洒雨沙场秋,滩高水平凝不流。
晓霜袭透苍驼裘,圉人浴马津水头。
绿骠连钱双骅骝,日光射波脂腻浮。
青丝脱鞚黄金钩,轻爬短刷湿未收。
三花剪鬉平且柔,籋云骏气将无俦。
束刍斗豆岂马羞,茫茫丰草生林丘。
霜蹄胡为踏长楸,振鬣一跃期天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