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自古恨难穷,暮节登临且喜同。
四望交亲兵乱后,一川风物笛声中。
菊残深处回幽蝶,陂动晴光下早鸿。
明日更期来此醉,不堪寂寞对衰翁。
诗人自古恨难穷,暮节登临且喜同。
四望交亲兵乱后,一川风物笛声中。
菊残深处回幽蝶,陂动晴光下早鸿。
明日更期来此醉,不堪寂寞对衰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即今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古时民间习俗登高望远,以寄托思念之情)独自登临山居的情景。"诗人自古恨难穷"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不满与无奈,以及想要逃离现实世界的渴望。"暮节登临且喜同"则显示了诗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与众人一同登高,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四望交亲兵乱后,一川风物笛声中"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战后凋敝的景象。战争过后,往日熟识的风光都已不再,唯有远方传来的笛声在空中回荡,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悲凉。
"菊残深处回幽蝶,陂动晴光下早鸿"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注意到了深处菊花残留的情形,以及在温暖的阳光下飞舞的蝴蝶和远去的大雁,这些都是秋天的象征,给人以淡远之感。
最后两句"明日更期来此醉,不堪寂寞对衰翋"则表达了诗人的豪放与逃避现实的心态。诗人希望第二天能再次到这个地方饮酒至醉,以此来忘却生活中的寂寞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唐代士大夫阶层的矛盾心理与情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