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患经怀沃漏卮,荣华过眼脱轻衣。
定心稍觉无来往,时事谁能问是非。
禄去身安常自喜,宅成囊竭可无讥。
交游散尽馀亲戚,酒熟时来一叩扉。
忧患经怀沃漏卮,荣华过眼脱轻衣。
定心稍觉无来往,时事谁能问是非。
禄去身安常自喜,宅成囊竭可无讥。
交游散尽馀亲戚,酒熟时来一叩扉。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十日二首(其二)》。诗人以个人的生活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首句“忧患经怀沃漏卮”描绘了诗人饱受忧虑和困苦的感受,如同漏水的器皿,生活中的艰辛不断流逝。次句“荣华过眼脱轻衣”则形象地写出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仿佛脱下华丽的外衣般轻松。
“定心稍觉无来往”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平静,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渐行渐远,世态炎凉。“时事谁能问是非”则流露出对世事纷扰的无奈,感叹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难以分辨是非对错。
“禄去身安常自喜”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官禄后的淡然态度,能保持内心的安宁,反而感到欣慰。“宅成囊竭可无讥”进一步强调即使物质贫乏,只要精神充实,也不会受到他人的指责。
最后两句“交游散尽馀亲戚,酒熟时来一叩扉”描绘了诗人孤独但并不孤寂的生活状态,亲朋好友虽已散去,但仍有亲人的陪伴,酒香四溢时,他们会前来共度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的生活体验,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的豁达与坚韧,以及对亲情的珍视。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