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无尘事,閒眠似道堂。
纸窗分晓色,絮被借春阳。
万虑此中息,一身今可忘。
周公不足梦,佳趣在羲皇。
永夜无尘事,閒眠似道堂。
纸窗分晓色,絮被借春阳。
万虑此中息,一身今可忘。
周公不足梦,佳趣在羲皇。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开篇“永夜无尘事”即设置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深邃的夜晚场景。“閒眠似道堂”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中的安逸与自如,似乎连睡梦都与道家的修炼境界相似。
“纸窗分晓色”一句,通过对晨光透过纸窗的描写,展示了一种淡雅的光线变化,以及诗人对于时间流转的细腻感受。紧接着,“絮被借春阳”则表达了诗人在春日里享受温暖阳光的悠闲情趣,其中“借”字用得甚妙,既形象地传达了一种轻松自在,又暗含了一丝对自然恩赐的感激。
接下来的“万虑此中息,一身今可忘”表明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和心境中,将世间一切忧虑都放下了,甚至连个人的身体意识也能暂时抛弃。这是一种极致的精神解脱,是对个人意志的超越。
最后两句“周公不足梦,佳趣在羲皇”则是诗人自比古圣先贤,以表达自己虽不及古代伟人,但仍能领略到一种超越尘世的高尚乐趣。这里的“羲皇”指的是黄帝,即中华文明的祖先,代表着极高的文化和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宁静、春日暖阳以及个人精神解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一种超然物外、高洁脱俗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