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艅艎斋》
《艅艎斋》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人间日日有风波,不系虚舟奈若何。

袖取平生济川手,行藏终与祖同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ángzhāi
sòng / zhāngyuángān

rénjiānyǒufēngzhōunàiruò

xiùpíngshēngchuānshǒuxíngcángzhōngtóng

翻译
世间每天都有风浪起伏,对于不系缆绳的小船来说,该怎么办呢?
我将凭借一生帮助渡过难关的能力,无论行进还是隐退,最终都会与祖先一样有所成就。
注释
风波:比喻世事的变故和困难。
不系虚舟:指不受束缚、自由自在的小船。
济川手:比喻帮助他人度过难关的能力。
行藏:行为和隐藏,指人生的各种选择和行动。
祖同科:与祖先一样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元干的作品,名为《艅艎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不安状态的感慨,以及个人面对困境时所表现出的超然物外和坚守初心的情怀。

"人间日日有风波,不系虚舟奈若何。"

这两句描绘出世道纷乱,波诡云谲的景象,"风波"比喻人间的变幻无常,"不系虚舟"则表明诗人内心对于这种动荡不安状态的豁达与超脱。"奈若何"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袖取平生济川手,行藏终与祖同科。"

这两句流露出了诗人的仁慈之心和对传统文化的尊崇。"袖取平生济川手"指的是用一生的力量去帮助他人如渡河一般,而"行藏终与祖同科"则表达了即使在隐居生活中,也仍然与古圣先贤保持精神上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现了诗人面对乱世的超脱态度和坚守道德传统的情操。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卜算子·其四由南昌至安庆江行杂咏

塔影指南康,绕郭烟恋润。

一段红墙是郡楼,万绿濛濛衬。

人在画屏风,路展新诗本。

但抱庐山曲折行,何必烟帆顺。

(0)

浣溪沙.赠素秋。八阕·其二

小字真娘隐约猜。木樨门巷访金钗。

一重花影绣苍苔。

浅病倦调鸾尾瑟,清游新试凤头鞋。

鹦哥传语未归来。

(0)

惜余春慢.徐金桥主政集同人于尺五庄饯春

小雨清尘,微阳催暖,暗绿天涯烟草。

花随燕堕,客为莺来,幽径乱红难扫。

惆怅朱檐画廊,如此芳时,倚栏人少。

剩隔溪蝴蝶,参差装点,夕阳词稿。

曾记得、陌上寻钿,湖边沽酒,艳说苏堤春好。

罗裙梦里,玉板尊前,忽忽旧愁颠倒。

重听清歌曼声,振触无聊,那回情抱。

况东风亭馆,飞残香絮,柳阴深了。

(0)

徵招.檐马

檐牙碎挂琉璃影,宫商为谁烦絮。

逼近绣窗棂,说西风来处。愁人眠正苦。

误听了、一铃微雨。细语铮摐,彩丝摇曳,嫩凉庭宇。

宵鼓静方长,黄昏后、支颐背灯凝伫。

好梦已难成,况秋声留住。开帘频看取。

只楼外、疏星三五。斗清响、几串玲珑,和竹梢残露。

(0)

移居呈左虞四首·其二

篱落逐溪斜,悠然野老家。

纵横聊种药,次第亦开花。

锦里先生芋,青陵处士瓜。

递观时物变,吾意已无涯。

(0)

鹧鸪天·其三琵琶亭

一曲琵琶洒半酣。当时何苦泪痕淹。

生来泛梗原无著,听彻哀丝亦未嫌。

人欲去,句重拈。清词闲写望江南。

怜他老大商人妇,只唱新声昔昔盐。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