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琵琶洒半酣。当时何苦泪痕淹。
生来泛梗原无著,听彻哀丝亦未嫌。
人欲去,句重拈。清词闲写望江南。
怜他老大商人妇,只唱新声昔昔盐。
一曲琵琶洒半酣。当时何苦泪痕淹。
生来泛梗原无著,听彻哀丝亦未嫌。
人欲去,句重拈。清词闲写望江南。
怜他老大商人妇,只唱新声昔昔盐。
这首清代周之琦的《鹧鸪天·其三·琵琶亭》描绘了一幅琵琶演奏的场景,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首句“一曲琵琶洒半酣”以酒意微醺的状态衬托出琵琶乐曲的醉人魅力,仿佛音乐能让人陶醉。接着,“当时何苦泪痕淹”暗示了演奏者或听者曾有悲情往事,使得音乐中带上了几分凄凉。
“生来泛梗原无著,听彻哀丝亦未嫌”表达了对琵琶乐曲中传达的人生无常和漂泊之感的理解,即使旋律哀伤,也并不觉得讨厌,反而能引起共鸣。接下来的“人欲去,句重拈”可能是指演奏者在曲终时再次弹奏,或是诗人回味刚才的旋律。
“清词闲写望江南”转而描述诗人通过琵琶声遥想江南,江南的美景与哀愁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最后两句“怜他老大商人妇,只唱新声昔昔盐”则点明了琵琶女的身份,她是一位年长的商人家的妇女,只能通过演唱新曲《昔昔盐》来打发时光,流露出对生活艰辛的同情和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琵琶声为线索,展现了人生的离合悲欢,以及对社会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怀,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