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压庭春,香浮花月,揽衣还怯单薄。
欹枕裴回,又听一声乾鹊。
粉泪共、宿雨阑干,清梦与、寒云寂寞。
除却,是江梅曾许,诗人吟作。
长恨晓风漂泊,且莫遣香肌,瘦减如削。
深杏夭桃,端的为谁零落。
况天气、妆点清明,对美景、不妨行乐。
拌著,向花时取,一杯独酌。
雪压庭春,香浮花月,揽衣还怯单薄。
欹枕裴回,又听一声乾鹊。
粉泪共、宿雨阑干,清梦与、寒云寂寞。
除却,是江梅曾许,诗人吟作。
长恨晓风漂泊,且莫遣香肌,瘦减如削。
深杏夭桃,端的为谁零落。
况天气、妆点清明,对美景、不妨行乐。
拌著,向花时取,一杯独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雪后梅花的美丽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之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寂与哀愁。开篇“雪压庭春,香浮花月”将读者带入一个雪后初春的宁静夜晚,梅花散发的清香在月光下飘逸,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下来,“揽衣还怯单薄”则透露出诗人对寒冷的感受以及内心的孤独与脆弱。接着,“欹枕裴回,又听一声乾鹊”中,诗人的耳边又响起了鹊鸟的鸣叫,这不仅增添了一丝生机,也让夜的寂静更加突出。
“粉泪共、宿雨阑干,清梦与、寒云寂寞”这几句,通过对比梅花上的雪水(粉泪)与昨夜的雨水(宿雨)的描写,以及梦境中的清冷与现实中的寒冷,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哀愁和孤独。这里的“寂寞”二字,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除却,是江梅曾许,诗人吟作”则转向诗人对美景的赞颂,他曾经在这江边的梅花下立誓,如今重游旧地,感慨万千。
“长恨晓风漂泊,且莫遣香肌,瘦减如削”中,“长恨”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美好的回忆无法挽留的无奈,而“瘦减如削”则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在春风中的摇曳状态,似乎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
最后,“深杏夭桃,端的为谁零落。况天气、妆点清明,对美景、不妨行乐。拌著,向花时取,一杯独酌”这几句,诗人似乎在问,这些深藏的杏花和零落的桃花,是为谁而盛放?同时,他也提醒自己,在这样清新的天气中,对于美景不应有所保留,应当尽情享受。末尾,“拌著,向花时取,一杯独酌”则是诗人在这样的夜晚,以梅花为伴,举杯独饮的自娱自乐。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后梅花之美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孤寂与哀愁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造诣。
画幕明新晓。晴日薄,小春微动花柳。
宸闱荐祉,东朝诞育,载光坤厚。朱颜内鼎丹就。
喜自得、长生妙有。
奉冕旒、衣彩坤珍,同耀帕罗珠袖。钧奏。
翠羽帘垂,三千粉色,花明如绣。
歌声缓引,梁尘暗落,五云凝昼。龙香绕斟芳酒。
尽夜饮、何妨禁漏。万万载、常向慈宁,俱献圣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