莳松须残腊,栽花宜早春。
移竹日随月,种麻月及辰。
旺方八卦定,农诗七月陈。
物性无不然,农业宜斤斤。
莳松须残腊,栽花宜早春。
移竹日随月,种麻月及辰。
旺方八卦定,农诗七月陈。
物性无不然,农业宜斤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山居杂诗九十首》中的第七十一首,主要描绘了农事活动的一些细节和农耕时节的选择。首句“莳松须残腊”强调在冬季腊月的最后阶段种植松树,因为此时土壤较为湿润,利于松树扎根;“栽花宜早春”则指出春天初期是种植花卉的最佳时期,利于花木生长。
接下来,“移竹日随月”描述了移栽竹子时要根据月亮的盈亏来选择合适的时间,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种麻月及辰”则指在农历每月的辰日(即初一、十一、二十一)种植麻类作物,遵循农时。
“旺方八卦定”可能是指利用八卦图中的方位知识来规划农田布局,以求风水吉利,促进作物生长;“农诗七月陈”则是说到了农历七月,农事诗歌开始流传,反映出农耕文化的传承。
最后两句“物性无不然,农业宜斤斤”总结全文,强调万物生长都有其自然规律,从事农业必须精细谨慎,每一步都要顺应节气和物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丰富的农事智慧和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古代农耕生活的哲学思考。
雰雰六月帝皇都,曾拥庄衣近御炉。
对景有诗留客咏,禦寒无酒唤童沽。
梨花院落重门掩,柳絮池塘一镜铺。
帘动水晶光皎洁,屏开云母混模糊。
醉来披氅闲徐步,兴到乘舟便欲徂。
阙凤起瞻银作翅,楼龙凝望玉为须。
梁园赋就词臣渴,郢里歌成和者趋。
天上素娥迷月府,海中方士失蓬壶。
半生嚼齧愁苏子,两鬓侵淩老蔡姑。
冻压野梅催腊放,暖融原草候春苏。
冯夷剪水工夫巧,屏翳驱云气力粗。
共喜明年丰有兆,行看击壤颂康衢。
我昔少小湖海游,孤舟曾溯湘之流。
钟龙两岸翠欲动,雨声叶叶吟清秋。
拥衾篷底睡不足,梦起寒惊如轧玉。
千枝万枝湿未乾,都与澄江混晴绿。
须臾霁色江天空,夕阳疏影摇玲珑。
清阴过岸到吟席,徐觉飒飒生凉风。
今朝偶见太常笔,坐对此君情恍惚。
兴来挥翰为君题,却忆潇湘旧游日。
平生爱庐阜,此日得攀缘。
纵目乾坤外,游心混沌先。
九江仍旧派,五老未华颠。
云敛金轮现,崖空石镜悬。
上方闲岁月,深洞半云烟。
物外通三岛,壶中别一天。
坐来消俗念,吟就耸诗肩。
佛礼金仙象,僧参玉版禅。
炉峰腾瑞蔼,康谷泻飞泉。
淑气钟灵异,高名冠幅员。
欧苏题未泯,李谢迹皆仙。
无限怀贤思,安排付锦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