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海飞初旭,凌空叠远岑。
岚端浮石笋,霞畔拥金林。
岛屿红涛上,藤萝翠壁阴。
连帆乘浩渺,高阁倚嵚崟。
江路缘频转,云居望转深。
依微庐阜下,彷佛越溪浔。
展玩销纷虑,经营见苦心。
定应何处所,思与谢公寻。
际海飞初旭,凌空叠远岑。
岚端浮石笋,霞畔拥金林。
岛屿红涛上,藤萝翠壁阴。
连帆乘浩渺,高阁倚嵚崟。
江路缘频转,云居望转深。
依微庐阜下,彷佛越溪浔。
展玩销纷虑,经营见苦心。
定应何处所,思与谢公寻。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海天一色的初日、层峦叠嶂的山峰、飘渺的岚气、绚烂的霞光、红艳的岛屿、苍翠的藤萝、浩渺的江面、高耸的楼阁等元素巧妙融合,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景观图。
首联“际海飞初旭,凌空叠远岑”开篇即展现出一幅壮观景象,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照亮了远方的山峦,晨光与山色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颔联“岚端浮石笋,霞畔拥金林”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细节,雾气中仿佛浮现出尖锐的石笋,而夕阳下的树林则被金色的霞光环绕,色彩斑斓,层次分明。
颈联“岛屿红涛上,藤萝翠壁阴”则将视线转向水面,红艳的岛屿漂浮在波涛之上,而岸边的藤萝则在翠绿的山壁阴影中生长,展现了水陆交融的和谐之美。
尾联“连帆乘浩渺,高阁倚嵚崟”描绘了船只在广阔无垠的江面上航行,高高的楼阁则屹立于险峻的山崖之上,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示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也体现了对壮丽景色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江路缘频转,云居望转深”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画的深入探索和感悟,通过不断变换视角,感受自然界的深邃与神秘。“依微庐阜下,彷佛越溪浔”则将目光投向远处,仿佛能见到庐山和越溪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寻。“展玩销纷虑,经营见苦心”则点明了诗人通过欣赏山水画来消除杂念、净化心灵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其创作时的用心和努力。“定应何处所,思与谢公寻”则以谢灵运为例,表达了诗人希望找到一处隐逸之地,与古人一同品味自然之美的愿望。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山水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艺术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