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霏雨》
《霏雨》全文
明 / 沈明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今日霏秋雨,纤纤弄晚晴。

徒能滋蔓草,不足活香粳。

蟊贼除无计,蜩螗沸有声。

何由了公税,啜矣泣书生。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霏雨》,是明代诗人沈明臣所作。诗中描绘了秋雨绵绵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晚晴的景象。诗人借雨喻世事,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首联“今日霏秋雨,纤纤弄晚晴”描绘了秋雨细密,雨丝轻盈地在空中飘洒,渐渐地,雨势减弱,晚霞映照下,天空逐渐放晴的画面。这里运用了“霏”字,形象地表现了雨势之细密,而“弄”字则赋予了晚晴以动态感,仿佛晚晴在与秋雨嬉戏一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

颔联“徒能滋蔓草,不足活香粳”转而从自然界的生长现象入手,以“蔓草”与“香粳”形成对比。蔓草虽能迅速蔓延,但不足以滋养珍贵的香粳稻米。这里暗含了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即某些看似繁荣的现象并不能真正带来实质性的利益或福祉,反而是那些真正需要关注和扶持的事物往往被忽视。

颈联“蟊贼除无计,蜩螗沸有声”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社会中的不公和混乱比作“蟊贼”,比喻为危害社会的罪恶力量;而“蜩螗沸有声”则形容了民众内心的不满和愤怒如同沸腾的水声,形象地表达了人民对于社会问题的强烈抗议和不满情绪。

尾联“何由了公税,啜矣泣书生”则是对社会现实的直接批判。诗人提出疑问:“如何才能解决公税的问题?”并以“啜矣泣书生”来表达对知识分子处境的同情。在这里,“书生”不仅指读书人,也象征着社会中的弱者和无辜者,他们面对沉重的赋税负担,生活艰难,却无力改变现状,只能默默哭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语言简洁有力,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沈明臣
朝代:明

浙江鄞县人,字嘉则。诸生。偕徐渭为胡宗宪幕僚。有诗名,即兴作铙歌十章,援笔立就,为宗宪激赏。后宗宪以严党下狱死,为之讼冤。继往来吴楚闽粤间。卒年七十余。歌诗约七千余首,有《丰对楼诗选》、《荆溪唱和诗》、《吴越游稿》。
猜你喜欢

达磨洞访大鞋和尚

旧是传灯地,今栖玄鹤群。

千峰窥积雪,一衲拥寒云。

挂钵餐朝露,忘言对夕曛。

知君超浩劫,永勿堕声闻。

(0)

七夕立秋写怀

七年逢七夕,具在异乡时。

岁序添潦倒,天心惜别离。

雁来归梦远,秋到落梧知。

不尽凄其意,星河隐树枝。

(0)

我思

我思湖上作渔家,窄窄蒲帆短短槎。

好是鱼肥三月半,一竿春水钓桃花。

(0)

壬午七十书怀·其一

出手名场再得庐,升庭三叹有遗珠。

文章未许窥鸾掖,慷慨曾经问狗屠。

咒水黄巾纷寇盗,扶风绛帐罢生徒。

城防溃后乡团散,愁绝南飞绕树乌。

(0)

游石壁此胡安定韵

我爱石壁好,言来石壁游。

双峰逼天起,相对凌芳洲。

岩壑互亏蔽,杳霭春亦秋。

尝惜李青莲,登眺到南州。

踏歌桃花潭,不知此境幽。

胡公性好奇,题诗汪氏楼。

文辞多藻饰,风致还复优。

冈峦竟回薄,林茂竹自修。

爱此风日佳,玩之不能休。

况有素心人,开樽泛金瓯。

煮茗引山泉,情深意气投。

川原洵已美,苍翠迥欲浮。

清兴浩无极,新月灿一钩。

鸟声发空谷,青溪白云流。

(0)

客意

客意已如此,逃禅沽水滨。

但将愁作伴,渐与老为邻。

衾薄寒偏剧,窗虚月自亲。

故山梅信动,天末有游人。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