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老柳。寄多少胜游,春愁诗瘦。
万叠翠屏,一抹江烟浑如旧。晴空栏槛今何有。
寂寞文章身后。唤回奇事,青油上客,放怀樽酒。
知不。全淮万里,羽书静,草绿长亭津堠。
小队出郊,花底赓酬闲时候。和薰筹幕垂春昼。
坐看蓉池波皱。主宾同会风云,盛名可久。
平山老柳。寄多少胜游,春愁诗瘦。
万叠翠屏,一抹江烟浑如旧。晴空栏槛今何有。
寂寞文章身后。唤回奇事,青油上客,放怀樽酒。
知不。全淮万里,羽书静,草绿长亭津堠。
小队出郊,花底赓酬闲时候。和薰筹幕垂春昼。
坐看蓉池波皱。主宾同会风云,盛名可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宴图景。开篇即以“平山老柳”设定场景,通过古木参天、苍劲挺拔的形象,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接着,“寄多少胜游,春愁诗瘦”,表明诗人对于往昔游历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情感,通过“春愁”二字,勾勒出季节更迭中难以排遣的心绪。
“万叠翠屏,一抹江烟浑如旧”,则是对景色的描写,诗人眼中的山水之色已被时光的磨损所渲染,呈现出一种淡远而深长的意境。紧接着,“晴空栏槛今何有”,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念和对现实中物是人非的感慨。
“寂寞文章身后”一句,既可理解为诗人的文学成就与孤寂的情怀,也可看作诗人对于自己过往文采所留下的遗憾。随后的“唤回奇事,青油上客,放怀樽酒”,则是对往昔佳话的召唤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通过饮酒放怀来抒发情感。
下片“知不。全淮万里,羽书静,草绿长亭津堠”中,“全淮万里”描绘出广阔的水域景色,而“羽书静”则暗示了信息传递的悠远与平静,结合“草绿长亭津堠”,共同营造了一种宁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氛围。
“小队出郊,花底赓酬闲时候”一句,展现了诗人在春日里与友人相聚、饮酒赋诗的情景,而“和薰筹幕垂春昼”,则是对室内外春光的描绘,透露出一种温馨而又有些许悠闲的生活气息。
最后,“坐看蓉池波皱。主宾同会风云,盛名可久”表明诗人在此情境中,不仅享受着自然之美,更是与友人共襄盛举,预示着这份友谊和共同的美好时光将长存。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对往昔美好的追念,以及对现实中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闲窗漏永,月冷霜华堕。
悄悄下廉幕,残灯火。
再三追往事,离魂乱,愁肠锁。
无语沈吟坐。
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则个。
从前早是多成破。
何况经岁月,相抛[身单]。
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麽。
悔恨无计那。
迢迢良夜,自家只恁摧挫。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