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人家远近山,丁丁长斧白云间。
等閒斫断吴刚树,收拾堪寻旧路还。
远近人家远近山,丁丁长斧白云间。
等閒斫断吴刚树,收拾堪寻旧路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樵夫劳作的场景与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句“远近人家远近山”,以远近错落的人家与山峦起笔,营造出一幅广阔而层次分明的画面,暗示了山林的辽阔与生活的宁静。接着,“丁丁长斧白云间”一句,将劳动工具——长斧置于云雾缭绕的背景之中,不仅描绘了樵夫劳作时的环境,也赋予了劳动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劳动本身也融入了自然的韵律之中。
“等閒斫断吴刚树”一句,巧妙地引用了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浪漫色彩。这里的“吴刚树”象征着不可轻易砍伐的神圣之物,而“等閒”二字则强调了樵夫劳作的寻常与自然,同时也暗含了对劳动者的尊重与赞美。
最后一句“收拾堪寻旧路还”,既是对劳作成果的肯定,也是对回归之路的期待。它表达了劳动者在劳作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依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情。
春经阜平县,夹道多榛杞。
雉堞久倾颓,郛郭仅遗址。
耆老遮马前,其言质且俚。
土硗愿力田,三时事耘耔。
所苦井税输,道远越山水。
闻之切痛瘝,宁尔在干止。
有司近拊循,疮痍庶能起。
十室忠信存,何况境百里。
郊圻戒申画,风土亦洵美。
问俗此重来,居民咸色喜。
易彼蒿与莱,荒涂渐成市。
经野得良图,可以喻治理。
池割屋下田,水从檐上来。
中有白莲花,凭空起瑶台。
相看过一夏,秋来更争开。
未便就衰歇,此花真吾侪。
池畔列稚柳,冗密蛛丝排。
瓜藤杂蒿蔚,亦复藏蛇蛙。
莲心虽水言,未免嫌污莱。
为费半日力,细与亲刊裁。
忽然满眼光,鲜净不可揩。
乃知清贵品,故以删刷佳。
上有两弓地,年年种蔬鲑。
欲著小茅亭,于此悬诗牌。
衬点好意境,得闲即构哉。
天意似怂勇,宅西出古梅。
久岁没荆棘,牧童告我才。
拟俟放花时,移向池边栽。
又蓄数盆兰,安置颇未谐。
待我亭成时,同来伴樽罍。
山人素了了,此意岂复騃。
小住便佳耳,百年非我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