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音岩》
《观音岩》全文
明 / 黎国衡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奇石嵌空势,连山多崩奔。

至此险亦止,截然当海门。

千尺无迂回,古色雨露痕。

俯映寒流急,惊浪相吐吞。

近水乃岩之,海气通云根。

欲寻杳无路,藤萝不可扪。

徘徊荡舟去,芦苇泊荒村。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海边奇景。首句“奇石嵌空势,连山多崩奔”以动态的笔触勾勒出峭壁与山峦的雄伟景象,仿佛在展示大自然的力量与鬼斧神工。接着,“至此险亦止,截然当海门”两句转折,暗示着险境的尽头,展现出一种豁然开朗的意境,仿佛一道屏障隔开了外界的喧嚣,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平和。

“千尺无迂回,古色雨露痕”描绘了观音岩的高峻与历史的痕迹,千尺之高,直插云霄,没有一丝曲折,古朴的颜色仿佛是岁月的印记,雨露的痕迹,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接下来,“俯映寒流急,惊浪相吐吞”则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海面的波涛汹涌,寒流与惊涛骇浪相互交织,构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近水乃岩之,海气通云根”进一步描绘了观音岩与大海的亲密关系,海气与云根相连,仿佛是自然界的某种神秘联系,增加了画面的深邃与神秘感。最后,“欲寻杳无路,藤萝不可扪”表达了探索未知的艰难与挑战,藤萝缠绕,难以触及,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徘徊荡舟去,芦苇泊荒村”则以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结束全诗,诗人或许是在寻找心灵的归宿,或是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整个画面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黎国衡
朝代:明

黎国衡,字方侯。顺德人。明唐王隆武元年(一六四五)举人。事见《广东通志》卷七六。
猜你喜欢

闲吟

闲吟料得三更尽,始把孤灯背竹窗。

一夜西风高浪起,不教归梦过寒江。

(0)

自遣诗三十首·其二十九

贞白求丹变姓名,主恩潜助亦无成。

侯家竟换梁天子,王整徒劳作外兵。

(0)

自遣诗三十首·其十一

昔闻庄叟迢迢梦,又道韩生苒苒飞。

知有姓名聊寄问,更无言语抱斜晖。

(0)

阳羡杂咏十九首.讲易台

年逾知命志尤坚,独向青山更绝编。

天下有山山有水,养蒙肥遁正翛然。

(0)

瞽者叹

我心岂不平,我目自不明。

徒云备双足,天下何由行。

(0)

巫山

昔时亦云雨,今时亦云雨。

自是荒淫多,梦得巫山女。

从来圣明君,可听妖魅语。

只今峰上云,徒自生容与。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