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宦老不休,虞兵乃知止。
低头愧斯人,三叹不能已。
仕宦老不休,虞兵乃知止。
低头愧斯人,三叹不能已。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吴芾所作,名为《虞兵张宥康永年未六十一日相继力求归农余因嘉其志作小绝以纪之》。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张宥康坚持归隐生活的赞赏和同情。
首句“仕宦老不休”,表达了官场中人到了老年依然不能休息的无奈状态。“虞兵乃知止”则是说直到有了像虞舜这样的英勇将领,战争才得以停止。这里的“虞兵”指的是古代虞国的军队,而“乃知止”暗示了一种宿命,无奈之中带着对和平的渴望。
次句“低头愧斯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不能像张宥康那样坚守理想,选择归隐田园生活而感到羞愧。“三叹不能已”则是说诗人对于张宥康的境遇和选择,不禁连声感叹,无法自已。
整首诗通过对比仕宦与归隐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同时也透露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吴芾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地描绘出当时士大夫在官场中追求名利与个人理想之间的挣扎。
芒砀龙气去复来,长风万里黄云开。
手提三尺视六合,酒酣独上歌风台。
大风之歌何壮哉,樽前洒泪数行下。
当时听者翻悲哀,沛中小儿解击鼓。
不见干戈见歌舞,三户丘墟已灭秦,两生制作空逃鲁。
君王自信材且武,衣冠士人弃如土,大风之歌竟何补。
李侯自是江东儒,壮年挟策事明主。
平生慷慨心好古,亦欲南游吊徐楚。
是时朝多贤俊臣,坐令四海无兵尘。
礼乐成俗忠孝敦,君亦还家怀老亲。
君归试问荆与榛,岂无儒硕遭沈沦。
丈夫勋业共努力,君今岂是江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