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平乐.为伯寿题四花牡丹》
《清平乐.为伯寿题四花牡丹》全文
宋 / 张炎   形式: 词  词牌: 清平乐

百花开后。一朵疑堆绣。绝色年年常似旧。

因甚不随春瘦。脂痕淡约蜂黄。可怜独倚新妆。

太白醉游何处,定应忘了沈香。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词人张炎的作品,名为《清平乐·为伯寿题四花牡丹》。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牡丹花的词,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不变的赞美之情。

“百花开后,一朵疑堆绣”一句,设定了牡丹独特的地位,在众多花卉开放之后,它仍然引人注目,如同精致的织锦一般。接着,“绝色年年常似旧,因甚不随春瘦”表达了牡丹每年都能够保持其绝妙颜色的观点,似乎它与其他随着季节变化而凋零的花朵不同。

“脂痕淡约蜂黄,可怜独倚新妆”这两句,则具体描绘了牡丹的色泽和姿态,脂质般的花瓣轻柔地带有微妙的蜂黄色,这种颜色给人一种既温婉又让人不忍心触碰的感觉。同时,诗人对这朵独自倚靠在新妆(可能指的是新装饰的园林或亭台)中的牡丹表示出怜爱之情。

最后,“太白醉游何处,定应忘了沈香”则是一种浪漫的想象,诗人假设李白如果在某个地方沉醉于酒精和自然美景中,他一定会忘记其他所有花朵,包括著名的沈香。这里的“太白”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别称,而“沈香”则是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这句话强调了牡丹在众多美好事物中的独特地位,即便是在醉酒和自然之美中,也难以忘怀。

总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永恒美丽的追求与赞赏,同时也表现出了词人自身的情感和审美趣味。

作者介绍
张炎

张炎
朝代:宋   字:叔夏   号:玉田   生辰:1248年-1320年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
猜你喜欢

琵琶仙.秋日游金陵黄氏废园

秋士心情,况遇著、客里西风落叶。

惆怅侧帽行来,隔溪景凄绝。没半点、空香似梦;

只几簇、野花如血。莎草寒幽,石烟荒淡,莺蝶飞歇。

试问取、旧日繁华,有饼媪、浆翁尚能说。

道是廿年弹指,竟风光全别。

真不信、寻常亭榭,也例逐、沧桑棋劫。

何怪宋苑陈宫,荒蛄吊月。

(0)

后秋兴八首中秋十九日,暂回村庄而作·其八

孤篷信宿且逶迤,白水柴门返故陂。

丹桂月舒新结子,苍梧云护旧封枝。

歌阑长夜秋方盛,语到胥闾日每移。

小饮折花重剪烛,参旗长并酒旗垂。

(0)

后秋兴八首中秋夜,江村无月而作·其一

淅淅斜风回隔林,悲哉秋气倍萧森。

过禽啁哳衔兵气,宿鸟离披逗瞑阴。

人倚片云投海角,天收圆月护江心。

今宵思妇偏凄紧,幸少清光照夕砧。

(0)

呼风

帆樯上下斗呼风,船尾船头闹聒聪。

东往西来皆欲顺,不知何以作天公。

(0)

题红梅

元是罗浮一种香,岁寒贞白抗冰霜。

只因姚魏多相忌,点染教人别样妆。

(0)

寄题圣泉

一脉灵泉妙莫寻,倏然清浅倏然深。

痕从石鼓知消长,源出青山自古今。

十载尘襟思浣濯,几朝风雨阻登临。

贵阳八景兹尤胜,莫惜新题寄赏心。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