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径虽知半就荒,过从宁得少求羊。
一时握手堪千古,万态浮云付几觞。
到眼江山溪柳畔,会心鱼鸟渚烟旁。
招携喜有缨同濯,閒对沧洲弄夕阳。
竹径虽知半就荒,过从宁得少求羊。
一时握手堪千古,万态浮云付几觞。
到眼江山溪柳畔,会心鱼鸟渚烟旁。
招携喜有缨同濯,閒对沧洲弄夕阳。
此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竹径中相聚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竹径虽知半就荒”,既点出了环境的幽静与略显荒凉,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接着,“过从宁得少求羊”一句,借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
“一时握手堪千古,万态浮云付几觞”,这两句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比“一时”的握手与“千古”的记忆,以及将“万态浮云”(比喻变幻无常的事物)寄托于“几觞”(几杯酒),展现了诗人对友谊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这样的聚会中,人们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欢愉。
“到眼江山溪柳畔,会心鱼鸟渚烟旁”,这两句描绘了聚会地点的自然风光,山川、溪流、柳树、鱼鸟、烟雾,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种与自然的亲近,无疑为聚会增添了更多的诗意与情趣。
最后,“招携喜有缨同濯,闲对沧洲弄夕阳”,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游玩、欣赏美景的喜悦之情。在夕阳的映照下,他们或许会更加珍惜这份难得的相聚时光,让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记人生乐事,无雨无风,去年重九。
亲结萸囊,更簪花盈首。
老屋东西,乍来胥宇,分岁寒相守。
谢草微吟,陶篱有托,不堪怀旧。
满眼青山绿水,还是景物关情,雉梁三嗅。
南鹊孤飞,绕道旁疏柳。
有梦持螯,对菊幽赏,未笑逢开口。
万里寻声,秋坟诗唱,酹君清酎。
晚树斜桥,毵㲚映、碧流如玉。
恰歌发阳阿,快绝头轻新沐。
竹床自展,残照里、时梳时握。
风弄飘萧影,柳线荷丝相扑。
一笑牵肠,云鬟同梦,几斗芬馥。
奈憔悴潘郎,先有雪花点绿。凤楼人倚,陡惊入目。
向镜台深处,把苍华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