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伯玉透光镜》
《赋伯玉透光镜》全文
金 / 麻九畴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太阴沦魄元不耀,太阳分光成二曜。

呜呼怪铜盗此幻,透影在壁与背肖。

奁开㸌㸌光走庭,划如剸犀乍脱鞘。

泓澄秋落百丈潭,疑有龙向天门跳。

秦娃汉婉化鸳土,宠雨恩云埋凤诏。

当年椒涂鉴桃李,身后泉台映蓬藋。

枕簟无情草木香,笙歌不暖枭狐啸。

髑髅一丑不再妍,不知持此将安照。

万斛珠玑委俑人,唤得偷儿成鬼剽。

借问金椎一控时,何如海上青蝇吊。

寿如金石佳且好,此铭此篆两奇峭。

今谁子后曩谁先,赢得细枢经蚁窍。

千古繁华一梦醒,恍然入手称神妙。

丹砂□紫翠羽青,万金难买人年少。

君侯新自洛阳来,玉台人物今温峤。

相看大笑古人痴,收镜入奁还自笑。

(0)
鉴赏

这首《赋伯玉透光镜》是金代诗人麻九畴所作,通过对透光镜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光学现象和历史寓意。

诗中首先描述了透光镜的神奇之处:“太阴沦魄元不耀,太阳分光成二曜。”太阴之光虽暗淡,但太阳之光却能通过镜面形成两种不同的光芒。接着,“呜呼怪铜盗此幻”,感叹这奇异的铜镜盗取了自然界的光华,创造出不可思议的景象。

“透影在壁与背肖”则描绘了镜中影像的奇妙,无论是正面还是背面,都能清晰地反映出周围环境的倒影。“奁开㸌㸌光走庭”形容打开镜盒时,光芒四射,照亮整个庭院,如同犀牛角被突然割开,释放出耀眼的光芒。

接下来,“泓澄秋落百丈潭”运用比喻,将镜中的水面比作清澈的秋水,仿佛有龙跃出水面,充满了神秘感。“秦娃汉婉化鸳土,宠雨恩云埋凤诏”则通过历史典故,暗示镜中所映之物,如同古代美女化为鸳鸯泥土,象征着权力与爱情的消逝。

“当年椒涂鉴桃李,身后泉台映蓬藋”进一步阐述了镜中景象的变迁,如同当年的桃李花开花落,最终归于泥土,象征生命的无常。“枕簟无情草木香,笙歌不暖枭狐啸”则通过对比,表达了镜中世界的冷清与外界的喧嚣。

“髑髅一丑不再妍,不知持此将安照”以骷髅的形象,警示人们镜中所见并非永恒之美。“万斛珠玑委俑人,唤得偷儿成鬼剽”则讽刺了那些追求财富与权势的人,最终却成为贪婪的牺牲品。“借问金椎一控时,何如海上青蝇吊”通过反问,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寿如金石佳且好,此铭此篆两奇峭”赞美了镜面的精美与独特。“今谁子后曩谁先,赢得细枢经蚁窍”感叹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更迭。“千古繁华一梦醒,恍然入手称神妙”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最后,“丹砂□紫翠羽青,万金难买人年少”以丹砂、紫翠、青羽等象征青春与美丽,强调了年轻时光的宝贵。“君侯新自洛阳来,玉台人物今温峤”提到君侯从洛阳归来,玉台人物如今如同温峤,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相看大笑古人痴,收镜入奁还自笑”以幽默的方式,总结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透光镜的独特魅力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麻九畴
朝代:金

(1183—1232)易州人,初名文纯,字知几。幼颖悟,善草书,能诗,号神童。弱冠入太学,有文名。博通《五经》,尤长于《易》、《春秋》。宣宗兴定末,试开封府,词赋得第二名,经义居魁首,廷试,以误落第。后以荐赐进士,授太常寺太祝,迁应奉翰林文字。天兴元年,避兵确山,为蒙古兵所俘,病死广平。 
猜你喜欢

游洞霄宫

云海三山路忽通,形神俱妙玉霄东。

八篇拟授无司马,银鼎浮珠问葛翁。

(0)

凤栖梧/蝶恋花.题泥溪驿

蜀道青天烟霭翳。帝里繁华、迢递何时至。

回望锦川挥粉泪。凤钗斜亸乌云腻。

钿带双垂金缕细。玉佩玎珰,露滴寒如水。

从此鸾妆添远意。画眉学得远山翠。

(0)

送同年朱元直监税·其一

会计牛羊道益光,幽兰不佩亦芳香。

前郎未必辞官小,我辈惟知作法凉。

客抱只消潘鬓白,俸囊无奈朔身长。

要知别后相思地,独上西山下夕阳。

(0)

和王祖文

河东河北塞烟长,谁作今年一苇航。

已见五龙思自奋,似闻两虎却相伤。

麟台君有青云路,蜗舍吾其白首郎。

忧国忧家连梦寐,端知不复有他肠。

(0)

□后圃成三绝句·其三

家山稍远梦难到,郡事渐希诗作魔。

句就欲烦相催和,夜窗无奈透霜何。

(0)

登潭州怀雪蓬姚使君

贾井裴亭遍短筇,红尘归骑又匆匆。

我寻桂树吟招隐,君对莲花诵易通。

今日江山劳别梦,他年灯火课新功。

濂溪最念初平老,恨听连床话未终。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