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真河朔尉,邑里带清漳。
春草迎袍色,晴花拂绶香。
青山入官舍,黄鸟度宫墙。
若到铜台上,应怜魏寝荒。
子真河朔尉,邑里带清漳。
春草迎袍色,晴花拂绶香。
青山入官舍,黄鸟度宫墙。
若到铜台上,应怜魏寝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离别时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古迹历史的深情寄托。其中,“子真河朔尉”开篇便设定了一个清幽而静谧的氛围,通过“春草迎袍色”、“晴花拂绶香”,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无限的赞赏和向往。
“青山入官舍,黄鸟度宫墙”两句,则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中的孤寂与冷清的一种感慨。诗人通过这种自然美景与古老建筑的结合,展现了自己对于过去历史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某种不满。
“若到铜台上,应怜魏寝荒”这两句,则是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心中涌起对过往历史的哀婉之情。铜台在古代通常指的是帝王或贵族建造的瞭望台,此处提及则是在强调历史的沉重感与时间的无情流逝。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一种描绘,更是一种对于过往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