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红瘦隔天涯,珠箔深沈贴绛纱。
欲赏清尊风雨隔,负他三月尽时花。
一株红瘦隔天涯,珠箔深沈贴绛纱。
欲赏清尊风雨隔,负他三月尽时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略带哀愁的画面。诗人以“一株红瘦隔天涯”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遥远而孤寂的场景之中。红瘦的花朵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而“隔天涯”的表述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空间上的隔离感和情感上的疏离。
接着,“珠箔深沈贴绛纱”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帘幕的深沉与色彩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略显压抑的氛围。这里的“珠箔”与“绛纱”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绪。
“欲赏清尊风雨隔”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想要举杯畅饮,以酒解忧,却因风雨阻隔而无法实现。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也巧妙地表达了主人公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渴望。
最后,“负他三月尽时花”一句,以惋惜的口吻收尾,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易逝。这句话不仅是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感慨,也是对未能及时享受美好时光的遗憾,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美好易逝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考的世界,让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时间以及情感的深刻洞察。
男儿懒种南山豆,短褐踆踆走京口。
一枝彩笔度阳春,五年不饮乌程酒。
杳眇长堤断马蹄,吟诗岂为黄金悲。
菖蒲花老枫香谢,头上惊霜添暗丝。
红云无光日将暮,半幅离情捲幽素。
迷魂细雨扑寒空,秦淮鲤鱼撇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