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仗祁连外,穷荒鸟雀呼。
登台真帝子,绝幕遁单于。
百级云中见,千官帐下趋。
穹庐垂旷野,警跸近清都。
汉地今无虏,秦城枉避胡。
呼韩天日谒,却入渭桥图。
天仗祁连外,穷荒鸟雀呼。
登台真帝子,绝幕遁单于。
百级云中见,千官帐下趋。
穹庐垂旷野,警跸近清都。
汉地今无虏,秦城枉避胡。
呼韩天日谒,却入渭桥图。
这首诗描绘了登临单于台的壮丽景象与深沉的历史感。首句“天仗祁连外,穷荒鸟雀呼”以辽阔的背景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而荒凉的边疆之地,鸟雀的呼唤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寂寞与苍茫。接着,“登台真帝子,绝幕遁单于”两句,通过对比登台者的尊贵身份与历史上的单于之遁,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和对权力更迭的感慨。
“百级云中见,千官帐下趋”描绘了登台者所见的壮观景象,云雾缭绕之中,百级台阶蜿蜒向上,千名官员在帐下恭敬地跟随,这一场景既体现了登高望远的豪情,也暗含着对权力与秩序的敬畏。接下来,“穹庐垂旷野,警跸近清都”则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辽阔与庄严,穹庐(古代游牧民族的住所)在旷野中垂落,警跸之声接近京城,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地域的广阔,也暗示了边防的重要性与国家的统一。
“汉地今无虏,秦城枉避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汉朝以来,边患已消弭,昔日的防御工事显得多余。“呼韩天日谒,却入渭桥图”最后两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呼韩邪单于向天日致敬,最终归顺汉朝,这一历史事件被载入史册,成为和平与统一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单于台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壮美与历史的厚重,表达了对和平与统一的向往,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北风一夜吹成雪,城东城西人断绝。
冒寒客有晨独起,不畏风吹骨欲折。
刍薪价高瓶粟竭,妻子亦作异县隔。
微官本为饥寒计,到底却如生事拙。
奈何曾不此为忧,政尔发声歌应节。
岂惟入地绝遗蝗,便想连天摇宿麦。
寒厅逼仄碍眼界,古岸宽平可车辙。
宁能不见戴安道,我无逸兴须渠发。
春欲耕时天不雨,小雪不能濡旱土。
辛勤仅得遍锄耰,浸种可怜沟脉缕。
忽然一雨催插秧,东阡西陌青相望。
谓兹劳逸足报补,岂知亢旱愁秋阳。
高田已分卤莽取,下田庶几十八九。
柰何雨势反作淫,令我痛心仍疾首。
我曹饥馁无足悲,不死会值丰登时。
所嗟官吏不相察,借租日日来符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