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单于台》
《登单于台》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天仗祁连外,穷荒鸟雀呼。

登台真帝子,绝幕遁单于。

百级云中见,千官帐下趋。

穹庐垂旷野,警跸近清都。

汉地今无虏,秦城枉避胡。

呼韩天日谒,却入渭桥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登临单于台的壮丽景象与深沉的历史感。首句“天仗祁连外,穷荒鸟雀呼”以辽阔的背景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而荒凉的边疆之地,鸟雀的呼唤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寂寞与苍茫。接着,“登台真帝子,绝幕遁单于”两句,通过对比登台者的尊贵身份与历史上的单于之遁,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和对权力更迭的感慨。

“百级云中见,千官帐下趋”描绘了登台者所见的壮观景象,云雾缭绕之中,百级台阶蜿蜒向上,千名官员在帐下恭敬地跟随,这一场景既体现了登高望远的豪情,也暗含着对权力与秩序的敬畏。接下来,“穹庐垂旷野,警跸近清都”则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辽阔与庄严,穹庐(古代游牧民族的住所)在旷野中垂落,警跸之声接近京城,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地域的广阔,也暗示了边防的重要性与国家的统一。

“汉地今无虏,秦城枉避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汉朝以来,边患已消弭,昔日的防御工事显得多余。“呼韩天日谒,却入渭桥图”最后两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呼韩邪单于向天日致敬,最终归顺汉朝,这一历史事件被载入史册,成为和平与统一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单于台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壮美与历史的厚重,表达了对和平与统一的向往,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简斯远兼怀成父

闻道篮舆出行田,归来药裹手亲煎。

旱而不雨热尤剧,节且立秋凉未便。

我亦南山成卧疾,弟犹北阙未回船。

江南已自伤流落,何况湖南路渺然。

(0)

雪中过在伯

北风一夜吹成雪,城东城西人断绝。

冒寒客有晨独起,不畏风吹骨欲折。

刍薪价高瓶粟竭,妻子亦作异县隔。

微官本为饥寒计,到底却如生事拙。

奈何曾不此为忧,政尔发声歌应节。

岂惟入地绝遗蝗,便想连天摇宿麦。

寒厅逼仄碍眼界,古岸宽平可车辙。

宁能不见戴安道,我无逸兴须渠发。

(0)

寄主管舅二首·其一

少公上黄扉,长公思玉局。

恭惟我舅氏,出处似前躅。

浔阳开三径,镜湖赐一曲。

是为千载人,何有万钟禄。

新诗久不诵,妙墨时在目。

黄落又秋风,林空见松竹。

(0)

闰月二日雨三日复雨寄斯远三首·其一

大雨固霶霈,小雨更霢霂。

萧然凉已生,隐若雷未伏。

前时历月阴,迩日连朝暴。

早田有愁乾,菜本亦恐缩。

居闲苦无事,忧国愿时熟。

老翠上松篁,馀滋到兰菊。

(0)

有感

食肉固可鄙,枯肠合搜诗。

旁观听平亭,蔬笋同阿师。

涉春拟办多,才尽不自支。

贺也能苦吟,玠体忧素羸。

看花辄有感,袖手增愁思。

(0)

田家叹

春欲耕时天不雨,小雪不能濡旱土。

辛勤仅得遍锄耰,浸种可怜沟脉缕。

忽然一雨催插秧,东阡西陌青相望。

谓兹劳逸足报补,岂知亢旱愁秋阳。

高田已分卤莽取,下田庶几十八九。

柰何雨势反作淫,令我痛心仍疾首。

我曹饥馁无足悲,不死会值丰登时。

所嗟官吏不相察,借租日日来符移。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