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文君宅》
《文君宅》全文
宋 / 焦千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曾是文君宅,幽深镇翠岑。

涧松迷白鹤,溪石隐黄金。

丹灶今犹在,箫台尚可寻。

予来不能厌,谁共听泉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君宅的幽静与神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首句“曾是文君宅”点明了地点,暗示这里曾是古代才女卓文君的居所,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历史与自然交织的场景。接着,“幽深镇翠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绿意盎然,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涧松迷白鹤,溪石隐黄金”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松树与白鹤、溪石与黄金相映成趣,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赋予了这些元素以生命感,使画面更加生动。白鹤在松林间飞翔,黄金般的溪石在清澈的溪水中若隐若现,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丹灶今犹在,箫台尚可寻”则将笔触转向了文君宅的历史遗迹,丹灶和箫台作为古代炼丹和音乐活动的象征,不仅体现了文君宅的文化底蕴,也暗示着这里曾经有过不凡的传说和故事。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与对历史痕迹的尊重。

最后,“予来不能厌,谁共听泉音”表达了诗人对文君宅的深深喜爱与不舍,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中,谁能与自己一同倾听泉水的声音,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文君宅及其周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回顾,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超脱世俗、充满诗意的意境,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完美融合。

作者介绍

焦千之
朝代:宋

宋焦陂人,寄居丹徒,字伯强。曾从欧阳修学,称高弟。弃科举学,专意经术。仁宗嘉祐六年举经义赴京,馆太学,试舍人院赐出身。为国子监直讲。英宗治平三年,以殿中丞出知乐清县,莅事精明,创学校以教邑人。后移知无锡,入为大理寺丞。
猜你喜欢

次韵德久怀玉山诗友

浙东山水几多山,公在家山定自闲。

白发肯抛诗卷外,清愁须著酒杯间。

岂无兴寄穷登览,犹有心情记往还。

此道今人弃如土,翻疑逸驾未容扳。

(0)

次韵晁元默和李季章参政长句因寄呈李参·其二

髣髴风流转小车,洛中情味尚谁家。

江湖水满无飞雁,城郭春深有乱鸦。

且自山间更林下,从渠地角是天涯。

不因胜事那能此,一色红红白白花。

(0)

太尉武泰节度寿昌侯挽词·其三

晚节斋坛拜,勋名已四朝。

开边屡铜虎,告弟仅金貂。

壮志自难已,英魂孰得招。

中原诸老尽,江海听吹箫。

(0)

次韵斯远见赠

剥啄君家去,同为两县来。

赵施元保社,徐郑亦尊罍。

便做壮心已,须饶老眼开。

交游容易别,十日重徘徊。

(0)

次韵昌甫·其七

秋风过秋雨,眇眇正愁予。

望断嗟何寄,吟成懒自书。

齿摇诚有数,鬓秃恐无馀。

几载章泉水,山深只晏如。

(0)

春伯邸楼次韵十哥所题

楼阴入清湖,南风渡歌鼓。

旅梦不自持,悠扬定何许。

醒来疏雨过,两目隘泥土。

虑澹地亦偏,桐花映窗户。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