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为高人峻,林因胜地开。
径迷春窈窕,台倚日崔巍。
傲吏园堪咏,愚公谷谩猜。
斋同一舫建,峰并九华回。
缃帙云常覆,牙签月故来。
壁非匡氏隙,帐拟马融裁。
奇问玄亭字,书藏柱史才。
仲舒帷不卷,孟博辔仍催。
海内饶桃李,窗前任草莱。
无劳重怀土,自有柏为台。
崖为高人峻,林因胜地开。
径迷春窈窕,台倚日崔巍。
傲吏园堪咏,愚公谷谩猜。
斋同一舫建,峰并九华回。
缃帙云常覆,牙签月故来。
壁非匡氏隙,帐拟马融裁。
奇问玄亭字,书藏柱史才。
仲舒帷不卷,孟博辔仍催。
海内饶桃李,窗前任草莱。
无劳重怀土,自有柏为台。
此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士在石崖读书台静心阅读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雅致。首联“崖为高人峻,林因胜地开”以峭壁和茂林象征高洁之士的居所,暗示了读书台所在之地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雅。接着,“径迷春窈窕,台倚日崔嵬”通过曲折的小径和高耸的日台,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壮丽。
颔联“傲吏园堪咏,愚公谷谩猜”巧妙运用典故,以“傲吏”自比,表达了对官场的不屑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愚公谷”则暗含着对现实的讽刺,同时也暗示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颈联“斋同一舫建,峰并九华回”将读书之所与舟舫相联系,营造出一种飘逸脱俗的氛围,同时以“九华山”象征高远的境界。
尾联“缃帙云常覆,牙签月故来”描绘了书籍如云般覆盖,月光下书签闪烁的情景,既表现了藏书之丰富,也寓意了知识的光芒。接下来的几联继续展开对读书台环境的描绘,壁上的字迹、帐幕的布置、以及与古代圣贤的共鸣,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最后,“仲舒帷不卷,孟博辔仍催”引用董仲舒和郑玄的典故,表达了对学问不懈追求的精神。而“海内饶桃李,窗前任草莱”则以桃李满天下和窗前随意生长的草莱,象征了知识的普及与自由的精神。全诗以“无劳重怀土,自有柏为台”收尾,表达了对当前环境的满意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情怀。
途远舟程未到家,此身谁念客天涯。
东篱乍破黄金蕊,旧鬓新添白雪牙。
莼美不须添酱豉,蟹肥无复羡鱼虾。
白衣送酒知何在,疏放终难学孟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