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云百级梯,指月一片石。
乾坤怪未了,往往见奇迹。
莲华宛朱青,天池湛虚白。
了无斧凿痕,斯理耐寻绎。
旷览林莽间,窅然入深碧。
俯仰天地宽,变幻烟云积。
瑶草近可寻,谁是餐霞客。
绕云百级梯,指月一片石。
乾坤怪未了,往往见奇迹。
莲华宛朱青,天池湛虚白。
了无斧凿痕,斯理耐寻绎。
旷览林莽间,窅然入深碧。
俯仰天地宽,变幻烟云积。
瑶草近可寻,谁是餐霞客。
这首清代张廷璐的《指月石》描绘了一处山中奇景。首句“绕云百级梯”形象地写出山路蜿蜒曲折,直上云霄,暗示了山势的陡峭与险峻。次句“指月一片石”则点出主题,那块指向月亮的奇特石头,寓意着超凡脱俗和神秘。
诗人接着感慨自然界的奇妙,“乾坤怪未了,往往见奇迹”,表达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接下来的“莲华宛朱青,天池湛虚白”运用比喻,将石头周围的景色比作莲花般鲜艳,天空如清澈的池水,色彩对比鲜明,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受。
“了无斧凿痕,斯理耐寻绎”赞美了山石未经人工雕琢的天然之美,暗示出一种顺应自然、返璞归真的哲学意味。诗人漫步其中,“旷览林莽间,窅然入深碧”,感受到大自然的广阔与深远,心灵仿佛融入了碧绿的森林之中。
最后两句“俯仰天地宽,变幻烟云积”进一步强调了空间的辽阔和时间的流转,而“瑶草近可寻,谁是餐霞客”则以仙草和餐霞客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指月石及其周围环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欣赏,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