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偶书二首·其二》
《夏日偶书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偏地知谁柳际门,消闲自扫竹西轩。

井花晓汲闻馀滴,篆烧风摧觅旧痕。

梦境消磨惊岁月,道乡彷佛见藩垣。

宝书半摺山房寂,卧听娇莺说怨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诗人独坐竹轩,静观自然之美的场景。首联“偏地知谁柳际门,消闲自扫竹西轩”以“偏地”点明环境的幽静与远离尘嚣,通过“柳际门”和“竹西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诗人亲自打扫竹西轩,既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也流露出一种闲适自在的心态。

颔联“井花晓汲闻馀滴,篆烧风摧觅旧痕”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清晨从井中汲取的水声,以及篆香在微风中摇曳留下的痕迹,都成为了诗人观察的对象,细腻地展现了他对自然细微之处的敏感与欣赏。

颈联“梦境消磨惊岁月,道乡彷佛见藩垣”则由外在的景物转向内心的思考。诗人似乎在梦与现实之间徘徊,感叹时光的流逝,同时又在心中寻找一片精神的净土——“道乡”,象征着心灵的归宿与追求。

尾联“宝书半摺山房寂,卧听娇莺说怨恩”收束全诗,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静谧的世界。半开的宝书,寂静的山房,以及卧听娇莺的场景,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这里不仅有对知识的渴望,也有对自然之声的倾听,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午后静谧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寄懒散子·其三

绿发纷纷满道冠,高风吹我一襟寒。

看山想有云台集,得句应胜得好官。

(0)

浦城道中

湛碧随人山涧水,清香迎我稻花风。

也知吟者多幽趣,物态偏能与意同。

(0)

酬淄守见寄·其二

海岱东边第一州,幸持龙虎节来游。

湖光照我清如鉴,未暇回头看急流。

(0)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其十五

砌铺砧上练,池泛瓮中醅。

丰满莫见睍,优閒休及隤。

遗圆还得璧,临翠忽亡苔。

弄巧俄颠漩,争狂忽溯洄。

(0)

长乐閒赋·其六

地傃东南一角垂,百川梦处势随堤。

满帆风力人航海,七日游吴尚说迟。

(0)

贻李道士

道士初来鹤衣白,无事猖狂走南北。

偶得秘诀烟霞间,鬼谷先生眼睛碧。

谓我当接王公谈,且与天庭二分术。

傥来已感仙翁灵,占梦梦中宜自惊。

妙光照物乃是道,结庐归去南山青。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