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公济和诗见闵耽书勉以教外之乐以诗请问二首·其二》
《公济和诗见闵耽书勉以教外之乐以诗请问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未必瞿昙有两心,莫将此意搅儒林。

欲知陋巷忧时乐,只向韦编绝处寻。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名为《公济和诗见闵耽书勉以教外之乐以诗请问二首(其二)》。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教与儒家思想融合的探讨,以及对教育和乐学的倡导。

首句“未必瞿昙有两心”,引用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俗称瞿昙)的名字,暗含对佛教与儒家思想可能存在的分歧或对立的质疑。诗人提出疑问,是否佛教真的存在与儒家思想相悖的两面性?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于不同哲学体系之间关系的思考。

次句“莫将此意搅儒林”,则表达了诗人对将佛教与儒家思想对立起来的做法持反对态度。他认为不应该让这种对立的观点扰乱儒家学术界的和谐,强调了不同思想体系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

后两句“欲知陋巷忧时乐,只向韦编绝处寻”,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观点。他借用孔子在陋巷中的生活情境,表达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快乐与满足。这里的“韦编”指的是编连竹简的皮绳,常用来比喻书籍,暗示通过深入阅读和理解经典,可以找到超越表面纷扰的精神慰藉。同时,“绝处”一词,既指书籍的深处,也象征着在复杂世界中的困境,强调了在困难时刻寻求知识和智慧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朱熹对于不同文化与思想融合的开放态度,以及对教育和自我提升的重视。它鼓励人们在面对不同观点时保持理性思考,同时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以求得心灵的平静与智慧的增长。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偈颂六十首·其三十四

心佛及众生,笑而还复喜。

笑喜本无根,缁素诚有旨。

千古万古人,几个识道理。道理深,何处寻。

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0)

偈八首·其五

我疑千年苍玉精,化为一片秋水骨。

海神欲护护不得,一旦鳌头忽擎出。

(0)

颂古二首·其二

金佛不度炉,穷源有处无。

木佛不度火,浑崙咬不破。

泥佛不度水,何处不是你。

真佛屋里坐,赵州言是祸。

水牯会耕田,黄牛能拽磨。

(0)

答张以道·其二

莳橘数百本,卜居东南岗。

足书又足食,千里鱼相忘。

功名丈夫事,步武青云乡。

绿发早归来,钓丝理沧浪。

(0)

送杨梅

午树碧云合,星虚紫微垣。

赤肌风露香,绕齿冰雪温。

六月瘴雾湿,荔枝照黄昏。

江乡有此族,亦堕梅雨村。

白日走岩谷,红尘倾市门。

相如有酒渴,取蜜倾银盆。

一赏风味足,无使妨盘飧。

(0)

呈胡舍人二首·其一

东观何如双树家,丝絇归践故园沙。

静知水镜中人物,香识炉烟上鬓华。

尽有春风飞燕子,岂无诗兴到梅花。

自怜老子归来晚,不得追随八月槎。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