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异磨砻出,轮非雕斲成。
今宵刚道别,举世勿人争。
征妇砧添怨,诗人哭到明。
惟宜华顶叟,笙磬有馀声。
光异磨砻出,轮非雕斲成。
今宵刚道别,举世勿人争。
征妇砧添怨,诗人哭到明。
惟宜华顶叟,笙磬有馀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之夜,明月皎洁的景象。开头“光异磨砻出,轮非雕斲成”两句,从宇宙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天地自然的造化,不是由人工雕琢而成,这里既是对月亮本身的描绘,也包含诗人对于自然之美无需人为修饰的赞赏。
接着“今宵刚道别,举世勿人争”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夜晚与道士玉霄告别的情景,没有其他人参与,这种孤独感强化了月夜的寂寞和诗人的情感独白。
“征妇砧添怨,诗人哭到明”则转入具体情境,征妇在砧声中增添了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而诗人也随着夜的深沉而哀伤至明晨,这里通过征妇和诗人的情感交织,展现了秋夜月光下的忧郁氛围。
最后“惟宜华顶叟,笙磬有馀声”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似乎只有在高远的华山之巅,或是古人用以祭祀的石制乐器笙磬中,才能找到与这月夜相应和的音符。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追求,也蕴含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超凡脱俗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月光、人别离、征妇思念和诗人的哀伤等主题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深邃宁静而又充满情感波动的画面。
秋风吹地百草乾,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岐击剑生铜吼。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
天长地久无终毕,昨夜今朝又明日。
鬓发苍浪牙齿疏,不觉身年四十七。
前去五十有几年,把镜照面心茫然。
既无长绳系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
朱颜日渐不如故,青史功名在何处?
欲留年少待富贵,富贵不来年少去。
去复去兮如长河,东流赴海无回波。
贤愚贵贱同归尽,北邙冢墓高嵯峨。
古来如此非独我,未死有酒且高歌。
颜回短命伯夷饿,我今所得亦已多。
功名富贵须待命,命若不来知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