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缕曲.题秋士师寒窗灯影图》
《金缕曲.题秋士师寒窗灯影图》全文
清 / 谈印梅   形式: 词  词牌: 贺新郎

自小伤孤露。对茕茕、窗沉黯碧,三雏一母。

儿未成名亲已逝,怅望春晖易暮。

尝不尽、生前劳苦。

更痛松楸犹未植,问麦舟、高谊何人助。

孤子恨,那堪数。春明凄绝招魂路。

记穷嫠、麻衣如雪,同归故土。

甑釜生尘风破壁,弱线支离门户。

谁想到、鸟能返哺。

此日山房灯影在,怅传经、人杳无由睹。

头已白,空孺慕。

(0)
鉴赏

这首《金缕曲》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孤子在失去亲人后的哀伤与怀念。开篇“自小伤孤露”,直接点出主题,一个从小失去双亲的孩子,面对着孤零零的世界,心中充满了悲凉。接下来的“对茕茕、窗沉黯碧,三雏一母”,通过环境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凄清、压抑的氛围,孩子与母亲相依为命,却无法摆脱命运的残酷。

“儿未成名亲已逝,怅望春晖易暮”两句,将孩子的成长与母亲的离世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母亲早逝的深深遗憾和对未能让母亲看到自己成功的无奈。接着,“尝不尽、生前劳苦”一句,直抒胸臆,道出了孩子对母亲生前辛劳付出的感激与怀念。

“更痛松楸犹未植,问麦舟、高谊何人助”中,“松楸”是墓地的象征,暗示母亲的坟墓尚未完成,而“麦舟”则可能暗指某种帮助或援助,表达了孩子在母亲去世后,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助与寻求帮助的愿望。

“孤子恨,那堪数”将情感推向高潮,强调了失去母亲的痛苦难以言表,即便是数不尽的悲伤也无法完全表达内心的哀痛。

“春明凄绝招魂路”一句,以春天的明丽反衬出内心的凄凉,仿佛在呼唤母亲的灵魂归来,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记穷嫠、麻衣如雪,同归故土”回忆起母亲生前的艰辛与共同生活的场景,以及最终一同回归故土的宿愿,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甑釜生尘风破壁,弱线支离门户”描绘了家境的贫困与生活的艰难,母亲去世后,家中的一切都显得更加破败不堪,体现了孩子在失去母亲后的孤独与无助。

“谁想到、鸟能返哺”引用鸟类反哺的故事,比喻孩子希望像小鸟一样,能够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但现实却是如此残酷,这种愿望无法实现。

“此日山房灯影在,怅传经、人杳无由睹”描述了现在山房中只剩下孤零零的灯光,失去了母亲的指导与陪伴,孩子只能独自面对未来的路,充满了对母亲教导的怀念与无法再得的遗憾。

“头已白,空孺慕”结尾处,孩子已经老去,但对母亲的怀念与敬仰之情依然如初,表达了对母亲永恒的追思与敬仰。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失去母亲的孤子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学中对亲情、孝道的深刻探讨与赞美。

作者介绍

谈印梅
朝代:清

谈印梅,字湘卿,归安人。谈学庭次女,南河主簿孙亭昆均室。诗学得孙秋士先生指授,与姊印莲、夫族姑佩芬称归安三女史,有《菱湖三女史集》合刻。
猜你喜欢

南中曲八首·其三

不数阏支北地能,女酋腾骑疾于鹰。

绣旂闪阵朝擒贼,锦㡧遮灯夜供僧。

(0)

西湖竹枝词

二八娇娃荡桨来,西陵渡口采莲回。

自怜未惯傍人见,欲拢船头又教开。

(0)

过湖上僧寮睹壁间伯兄题句感怀二人泫然成咏二首·其二

为祝延年礼梵文,板舆三竺傍慈云。

望中萧瑟长堤路,愁绝啼乌绕夕曛。

(0)

腊尽雨雪检东坡书北堂壁诗次韵二首·其二

春风已动麦苗纤,犹觉寒威入被严。

海上白银留晓阙,山中青箬裹馀盐。

回和拥衲尝新酝,曝背推窗近板檐。

试看萧条池上柳,枝头微露嫩黄尖。

(0)

访友人

白社人何处,青山杖策寻。

扣门惊雀梦,入院踏花阴。

一榻云栖冷,三杯草坐深。

低回耽绝胜,烟霭碧沉沉。

(0)

寄意

珠帘银蒜度春风,青雀飞来綵雾中。

浪说雨云原是梦,誇他身在宋家东。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