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漂母墓》
《漂母墓》全文
宋 / 李思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登坛抛却钓鱼竿,庙食难酬一饭恩。

春老五陵佳气歇,近来谁复念王孙。

(0)
翻译
登上祭坛,我舍弃了钓鱼竿,
无法报答寺庙里的每顿供奉之恩。
注释
登坛:指进入宗教或政治活动场所。
抛却:放弃。
钓鱼竿:象征闲适生活。
庙食:寺庙提供的食物,这里指朝廷或官府的供养。
酬:报答。
春老:春天结束。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这里借指京城繁华之地。
佳气:吉祥的气氛。
歇:消散。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这里可能暗指自己。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思衍所作,名为《漂母墓》。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如下:

"登坛抛却钓鱼竿":开篇即以强烈的情感动作开始,诗人登上祭坛,将钓鱼用的竿子随手抛弃。这不仅是对过去生活方式的彻底告别,也象征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奈放弃。这里的“登坛”可能暗示了一个特定的场合,是诗人与漂母墓前的一种仪式行为。

"庙食难酬一饭恩":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感激之情和内心的沉重。古代庙宇常为飘泊失所者提供食宿,庙食在此处象征着漂母曾经给予的生活支持与关怀。而“难酬一饭恩”则显示出诗人对于漂母恩德的感激和回报无门的复杂情绪。

"春老五陵佳气歇":这里的“春老”意味着时光的流逝和春天的凋零,常用来形容岁月悠长带来的沧桑巨变。“五陵”通常指代古都长安附近的五座皇帝陵墓,这里或许是借以表达历史的沉重与自然景观的衰败。整句话传递出一种物是人非、万象更新的感慨。

"近来谁复念王孙":末句则转向了对往昔人物的怀念,尤其是对那些曾经显赫一时但如今已被历史尘封的“王孙”(古代贵族或皇室后裔)的思念。这里,“近来谁复”表达了一种时代变迁、世事无常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漂母墓的祭拜场景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进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生活与恩情的缅怀,以及面对历史更迭和个人命运无常时所表现出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李思衍
朝代:宋

李思衍(?~一二九○),字昌翁,一字克昌,号两山,馀干(今属江西)人。宋时事迹不详。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一二七五),伯颜率元兵渡江,以思衍权乐平,寻授袁州治中,入为国子司业。二十五年以礼部侍郎奉使安南,还授浙东宣慰使。二十七年召入觐,拟拜南台御史,以疾卒。有《两山集》、《天南行稿》,皆已佚。事见《元诗选》二集《两山稿》、清同治《馀干县志》卷一一。今录诗二十五首。
猜你喜欢

竹杖

此君怀令节,握手托平生。

任意成来往,虚心接物情。

先人一着地,舍己独行名。

亦自嫌车马,山中少送迎。

(0)

送白大师入山·其二

问师何所适,乃在樵山阴。

古寺千章木,閒云一片心。

折花惊晓蚁,出食下幽禽。

日夕惟清梵,因风度远林。

(0)

诃林客夜柬任肇楚时寓珠江江上

故人江上住,相望隔城东。

开阁读书夜,方予小梦通。

泽兰当水槛,秋桂起天风。

何以赠君子,芬芳无乃同。

(0)

秋夜独坐有怀冈州诸子

独坐幽窗里,虫声响不休。

草光清露下,月淡素云流。

心绪摇长夜,灯花对小楼。

朋侪隔秋水,书札若为投。

(0)

帆园修建大悲道场同谦长侄宿客寮分赋

祇园钟磬罢,香灺几曾残。

好月明窗漏,灵风动刹竿。

人心灯下静,草屋夜中寒。

一自闻方响,禅床睡未安。

(0)

寄岑霍山

幽林自一家,绕屋树桑麻。

端坐学周易,閒阶闻落花。

沼宽鱼贯直,枝重鸟巢斜。

尚忆西窗下,论心对月华。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