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萧旷冥会诗·其三》
《与萧旷冥会诗·其三》全文
唐 / 萧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红兰吐艳间夭桃,自喜寻芳数已遭。

珠佩鹤桥从此断,遥天空恨碧云高。

(0)
注释
红兰:红色的兰花,可能指代美丽的花卉或女子。
夭桃:鲜艳的桃花,春天的象征。
寻芳:寻找美好的事物,这里指寻找爱情或美好的经历。
珠佩:珍珠装饰的饰品,可能象征着珍贵的感情或身份。
鹤桥:可能指仙境中的桥梁,象征着超凡或离别。
空恨:深深的遗憾或悲伤。
碧云:青天上的白云,常用来形容高远的天空。
翻译
红色的兰花与鲜艳的桃花竞相开放,我独自欢喜在寻找芬芳的旅程中已经历过多次。
佩戴着珍珠的饰品,走过那座象征仙鹤的桥梁,从此我们的缘分就此断绝,遥望天空,满心遗憾,只觉得碧空如洗,高远无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萧旷的作品,名为《与萧旷冥会诗(其三)》。诗中通过描绘春日花开花落的情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无法永恒的感慨。

“红兰吐艳间夭桃”一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春天里盛放的红兰花与早逝的夭桃。夭桃通常比喻短暂的生命或易逝的事物,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美好事物的脆弱和无常。

“自喜寻芳数已遭”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已经目睹过的春色感到满足,但同时也感受到这些美好的经历已经不再。这里的“数已遭”,暗示了时间流逝带走了一切,给人以无尽的怀旧之情。

“珠佩鹤桥从此断”一句,以珠佩和鹤桥为象征,描绘出一种美好事物被迫中断的情景。鹤桥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比喻仙界与凡间之间的联系,这里可能暗指诗人对于某种美好的追求或憧憬遭遇了挫折。

“遥天空恨碧云高”一句,则是对上述断裂和挫折的情感表达,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天际的憾恨,因为即便是那看似触手可及的碧云,也显得如此高不可攀。这里的“遥”,不仅是空间上的远离,更是情感上难以企及。

整首诗通过春日花开花落,美好事物易逝,以及个人追求遭遇挫折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生命脆弱以及对美好的无尽憧憬和哀伤。

作者介绍

萧旷
朝代:唐

萧旷,明末爱国将领。字逸然,湖北汉阳人。以武举授黎、靖中军都司。当时刘承胤为黎、靖参将,萧旷是其属下。从刘承胤征峒苗有功,历升至副总兵。永历朝升萧旷总兵官都督同知,行黎、靖参将事,守靖州。永历元年秋,武冈陷,刘承胤投降清朝。永历皇帝南奔至靖州,萧旷迎接,非常忠诚恭顺。永历很喜欢他,让他随自己逃往广东。永历走后,萧旷修守具,召士兵,涕泣劝慰,勉以死守。刘承胤率兵至,召旷降。旷大骂,焚其书。俄而清兵大至,兵民惊溃,旷独率内丁十余人登城射之。敌冲郭门入,旷短兵接,巷战。力尽,遂遇害。
猜你喜欢

少年答春愁

花枝袅袅笑当觞,且作春风几日狂。

纵使春归犹有酒,酒酣春去亦何伤。

(0)

无题二首·其二

功名竹上鱼,富贵槐根蚁。

三万六千场,排日扶头醉。

高怀隘世间,壮气横天际。

常是惜春残,不会东君意。

(0)

生查子·其一

枝垂云碧长,心展鹅黄嫩。

无力倚阑时,扫尽漫山杏。

玲珑影结阴,蕴藉香成阵。

谁为祝东风,更莫催花信。

(0)

点绛唇·其十四艳香茉莉

畏日炎炎,梵香一炷熏亭院。鼻根充满。

好利心殊浅。贝叶书名,名义谁能辨。西风远。

胜鬟不见。喜见琼花面。

(0)

殢人娇·其一

雪做屏风,花为行帐。屏帐里、见春模样。

小晴未了,轻阴一饷。酒到处、恰如把春拈上。

官柳黄轻,河堤绿涨。花多处、少停兰桨。

雪边花际,平芜叠幛。这一段、凄凉为谁怅望。

(0)

此君室·其六

不入闹园林,雅媚佳山水。

君子亦党乎,贤者后乐此。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