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赋何必投湘,问水谁同击楫。
我欲赤手搏螭,祇恐白虹贯日。
作赋何必投湘,问水谁同击楫。
我欲赤手搏螭,祇恐白虹贯日。
此诗表达诗人对自由与冒险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作赋何必投湘,问水谁同击楫”两句,借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不拘泥于传统,敢于追求内心所向的精神。接着,“我欲赤手搏螭,祇恐白虹贯日”则进一步展现诗人勇往直前的决心,即使面对困难和未知,也愿意勇敢尝试。
“五月七日宝安诸君子招汎龙潭八日复汎篁村同观竞渡客有歌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之句者因以为韵人赋十章邓玄度六言首奏余亦步其韵以六言赓焉(其二)”这一部分是诗的背景介绍,表明了创作的时间、地点以及与他人的互动,但并不影响对诗本身意境的理解和鉴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行动,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展现了明代文人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然美的精神风貌。
白云在天不作雨,石罅出泉如五乳。
追寻能自远师来,题咏初因白公语。
山中知味有高禅,采得新芽社雨前。
欲试点茶三昧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物品由来贵同性,骨清肉腻味方永。
客来如解吃茶去,何但令人尘梦醒。
大家饶米面,何啻百室盈。
纵复人力多,舂磨常不停。
激水转大轮,硙碾亦易成。
古人有机智,用之可厚生。
朝出连百车,莫入还满庭。
勾稽数多少寡,必假布算精。
小人好争利,昼夜心营营。
君子贵知足,知足万虑轻。
我欲之许子有赠,为我为学勿所偏。
诚知子心苦爱我,欲我文字无不全。
居常见我足吟咏,乃以述作为不然。
始曰子知今则否,固亦未能无谕焉。
我于诗言岂徒尔,因事激风成小篇。
辞虽浅陋颇剋苦,未到二雅未忍捐。
安取唐季二三子,区区物象磨穷年。
苦苦著书岂无意,贫希禄廪尘俗牵。
书辞辩说多碌碌,吾敢虚语同后先。
唯当稍稍缉铭志,愿以直法书诸贤。
恐子未谕我此意,把笔慨叹临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