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谁家月里,是处云边,初见遥山姣。
帘翼空青里,依稀是、楚峰十二初晓。玉钗声悄。
才画时、一半慵扫。
纵消受、螺黛蛾黄,也着些的烦恼。飘渺。轻烟微袅。
似张郎留样,卓女遗稿。
柳叶双尖锁,浑无语、还将鸾镜偷照。相思缭绕。
凭暗传、密意多少。试描得鸳鸯,成十样知谁好。
问谁家月里,是处云边,初见遥山姣。
帘翼空青里,依稀是、楚峰十二初晓。玉钗声悄。
才画时、一半慵扫。
纵消受、螺黛蛾黄,也着些的烦恼。飘渺。轻烟微袅。
似张郎留样,卓女遗稿。
柳叶双尖锁,浑无语、还将鸾镜偷照。相思缭绕。
凭暗传、密意多少。试描得鸳鸯,成十样知谁好。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月夜云边的优美画面,以月色笼罩下的远山为背景,展现出朦胧而娇美的景色。词人通过“帘翼空青里”的细致描绘,暗示出楚峰在清晨微光中的隐约轮廓,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接下来,词人聚焦于女子的妆容,她用玉钗轻轻描画眉毛,却显得有些慵懒,不愿完全完成。这透露出她的内心情感,即使美丽如螺黛蛾黄,也难免因思念而生出一丝烦恼。
“飘渺”两字形容了轻烟般的氛围,仿佛是张郎(古人常用来指代月亮)留下的月影,或是卓女(古代美女)的诗稿,带有一种神秘而遥远的气息。女子对着镜子,默默无言,只有柳叶般的眉毛在悄悄诉说着相思之情,她试图通过眼神和心灵的交流传递深深的爱意。
最后,词人以“试描得鸳鸯,成十样知谁好”作结,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不确定,寓意着众多的美好情感中,哪一种才是最真挚的呢?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词人对月夜、美人和情感的独特感受。
石城山居梅万坞,冒雪曾来扣僧户。
烂然如见会群妃,白凤缤纷下瑶圃。
数片轻吹着鬓华,乍看是雪又疑花。
迷魂乱眼春如海,那辨南枝映竹斜。
独披鹤氅穿林去,冻压寒梢应几树。
听响方知夜洒时,闻香始识繁开处。
回首春风忆旧游,梦寻归路隔罗浮。
年来驴背无诗思,醉踏尘埃空自愁。
闻道君家溪上下,玉蕊琼英巧相亚。
履迹谁来东郭朝,笛声不起南楼夜。
翠羽惊啼莫怨猜,破寒宜共一樽开。
雪晴花发须相记,我亦扁舟乘兴来。
平生厌看桃与李,惟有梨花心独喜。
海雪楼前雪一株,岁岁清明醉花底。
北山冈下花最盛,千树玲珑围绿水。
前年骑马赏花处,我与河东两人耳。
青苔满地芳草合,只有黄鹂映花蕊。
当时美人三阁上,宝髻慵梳初睡起。
镜里争先试一枝,真态欲将春色比。
楼空燕去花自落,细雨黄昏泪如洗。
疏篱萧萧茅屋破,况复临春开结绮。
我时赏花仍吊古,花亦灿然为露齿。
归来婆娑簪满帽,十日罗衣香不止。
去年相忆豫章城,咫尺春江如万里。
今年邂逅洞庭曲,细萼含愁照清泚。
人至魂消楚雨中,花应肠断湘烟里。
三年胜游不再得,百岁欢娱能有几。
吉祥牡丹非旧梦,玄都桃花亦如此。
更约明年载酒来,莫笑花前人老矣。
《湘阴庙梨花》【明·杨基】平生厌看桃与李,惟有梨花心独喜。海雪楼前雪一株,岁岁清明醉花底。北山冈下花最盛,千树玲珑围绿水。前年骑马赏花处,我与河东两人耳。青苔满地芳草合,只有黄鹂映花蕊。当时美人三阁上,宝髻慵梳初睡起。镜里争先试一枝,真态欲将春色比。楼空燕去花自落,细雨黄昏泪如洗。疏篱萧萧茅屋破,况复临春开结绮。我时赏花仍吊古,花亦灿然为露齿。归来婆娑簪满帽,十日罗衣香不止。去年相忆豫章城,咫尺春江如万里。今年邂逅洞庭曲,细萼含愁照清泚。人至魂消楚雨中,花应肠断湘烟里。三年胜游不再得,百岁欢娱能有几。吉祥牡丹非旧梦,玄都桃花亦如此。更约明年载酒来,莫笑花前人老矣。
https://shici.929r.com/shici/EeLvjdtdK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