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霓裳舞太真,谁知鼙鼓动胡尘。
当时若按周姬乐,治世音中无乱人。
一曲霓裳舞太真,谁知鼙鼓动胡尘。
当时若按周姬乐,治世音中无乱人。
这首诗名为《明皇按乐图》,作者是宋末元初的黄庚。诗中通过描绘唐明皇李隆基在宫廷中欣赏霓裳羽衣舞的场景,暗寓历史转折。"一曲霓裳舞太真",形象地刻画了华美的舞蹈,而"太真"指杨贵妃,暗示了这段著名的宫廷恋情。然而,诗人紧接着笔锋一转,"谁知鼙鼓动胡尘",以鼙鼓声象征战乱的爆发,暗示了安史之乱的悲剧,与歌舞升平的表面形成鲜明对比。
诗人进一步假设,如果明皇选择的是周朝的音乐,"当时若按周姬乐",那么这些音乐应当代表了和谐与秩序,"治世音中无乱人",意味着在这样的音乐中不会有导致国家动荡的混乱因素。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表达了对盛世不再的感慨和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以乐舞为引,寓言深刻,富有历史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