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最高楼.灯夕书感》
《最高楼.灯夕书感》全文
清 / 樊增祥   形式: 词

人日过,春在绣帷中。银烛影,落梅风。

灯屏尽画桃花马,帘旌双绣柳条龙。

可怜宵,切莫放,玉尊空。消尽也、红檐霜与雪。

且料理、铜街花与月。休更忆,凤城东。

金莲宣赐知何日,金鳌缥缈是何峰。

又三年,浑不见,软尘红。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夜晚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春意和宫廷的气息。"春在绣帷中"暗示了室内温暖如春,精致的绣帷映衬着春天的到来。"银烛影,落梅风"通过银色烛光和似落梅般的微风,营造出静谧而略带凄美的氛围。

"灯屏尽画桃花马,帘旌双绣柳条龙"细致描绘了华丽的装饰,桃花马和柳条龙图案的灯屏与双绣帘旌,展现出节日的热闹和富丽堂皇。然而,词人却在"可怜宵,切莫放,玉尊空"中流露出对时光易逝、酒杯空置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无奈。

"消尽也、红檐霜与雪"进一步渲染了冬去春来的季节转换,暗示岁月如霜雪消融,而"铜街花与月"则寄托了词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留住美好的景色。"休更忆,凤城东"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长安(今西安)的怀念,但已不再能轻易回去。

最后三句"金莲宣赐知何日,金鳌缥缈是何峰。又三年,浑不见,软尘红"以皇帝的恩赐、仙山的虚无和时光的流逝,寓言式地表达了词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以及对朝廷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借景抒怀,寓言深远的词作,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樊增祥

樊增祥
朝代:清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
猜你喜欢

赋得野竹上青霄拈三江韵

烟势分层岫,寒稍泻绿泷。

鸾毸拔地洗,龙羽扑天降。

雨押钗头重,飙回个字双。

随根来北舍,递影入西窗。

翳日巢幽鸟,敲风吠小庬。

檐头悬渭水,屏里绘湘江。

曲路通斜阁,交枝覆断矼。

微霜天女粉,幽语梵仙腔。

椽笛知遗族,渔竿识旧桩。

染成云泛泛,匝以碧淙淙。

自起掺三弄,时来倒一缸。

主人那得比,唯有鹿门庞。

(0)

感兴·其一

白日不可晚,黄金不可为。

夙心探玄理,幽与白云期。

众芳经春歇,秋草过时萎。

富贵非所欲,经丘以为师。

(0)

从军行

百金装宝刀,千金买骏马。

投鞭瀚海陲,系马阴山下。

骆驼吼如云,黄羊阵满野。

胶劲弩牙酸,霜重角声哑。

虏女貌如花,提刀向空耍。

白乳滴葡萄,千钟一时泻。

(0)

馀杭雨·其一

不恨今日雨,却恨前日晴。

无端放隙光,诱我馀杭行。

馀行有何趣,败寺老和尚。

若使在西湖,亦得闲眺望。

出门无去处,袖手东西顾。

桑下见蚕娘,泥滓沾衣裤。

只是去临安,已觉步步难。

何况径山路,千盘与万盘。

(0)

禹穴

窆石立如人,鼻穿腰半折。

不看碑头字,那知是禹穴。

栏楯半摧残,古文尽磨灭。

山高仰瘦容,松老添孙鬣。

古屋闭狐妖,香台蹲豹迹。

(0)

别石篑·其六

南山有禽,其字曰希有,壮山有鸟,其名曰凤凰。

两鸟排云扶雾入虚空,虚空莽莽四顾绝稻梁。

下界岂无七寸之粳米,争奈网罗缬缬常高张。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