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尚絺绤,今日便衾帟。
在公不关白,故故出不测。
乡来三丈热,变灭在倏忽。
蓬根爽然醒,凉意满巾帻。
团扇岂办此,羞涩谢陋质。
不必待秋来,理宜长弃掷。
昨日尚絺绤,今日便衾帟。
在公不关白,故故出不测。
乡来三丈热,变灭在倏忽。
蓬根爽然醒,凉意满巾帻。
团扇岂办此,羞涩谢陋质。
不必待秋来,理宜长弃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敖陶孙的《秋日杂兴(其五)》,通过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描绘,展现出夏日到秋日的快速转换。首句“昨日尚絺绤”描述了前一日还穿着轻薄的夏衣,而“今日便衾帟”则表示今日已换上了厚重的被褥,暗示天气转凉。诗人感叹“在公不关白,故故出不测”,表达了对气候变化无常的惊讶。
接下来,“乡来三丈热,变灭在倏忽”形象地写出天气从炎热到清凉的迅速转变,如同从三丈高的热度骤降至零。“蓬根爽然醒,凉意满巾帻”以蓬草根部的触感比喻凉意的降临,让人感到清爽。诗人又借“团扇岂办此,羞涩谢陋质”自嘲,说团扇无法应对这样的凉意,暗示自己也因季节变化而感到不适。
最后两句“不必待秋来,理宜长弃掷”表达出诗人认为既然秋天已经来临,应果断舍弃夏季的衣物,顺应自然的变化。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微变化的敏感和对季节更替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