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青云亭,位置直巽隅。
旴江入怀抱,灵谷当襟裾。
百年但草茀,兔葵杂榛芜。
我登问安堂,凝睇爽气俱。
相将还绝赏,翚飞接云凫。
却望州郭盛,五峰画不如。
昔者青云亭,位置直巽隅。
旴江入怀抱,灵谷当襟裾。
百年但草茀,兔葵杂榛芜。
我登问安堂,凝睇爽气俱。
相将还绝赏,翚飞接云凫。
却望州郭盛,五峰画不如。
这首诗描绘了青云亭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以及诗人登临后的所见所感。开篇“昔者青云亭,位置直巽隅”,以“昔”字引出往昔之景,点明青云亭所在的位置,位于巽隅,即东南方向,暗示其隐逸之姿。接着“旴江入怀抱,灵谷当襟裾”,形象地描绘了旴江环绕亭边,灵谷山峰映衬其前的壮丽景象,展现了青云亭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百年但草茀,兔葵杂榛芜”两句,通过时间的跨度和植被的变迁,表现了青云亭历经沧桑,昔日的繁华已成荒芜之景,兔葵与榛芜交织,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自然的更迭。
“我登问安堂,凝睇爽气俱”则转而描写诗人的个人体验,他登上问安堂,凝视远方,感受到清新的空气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敬仰与向往。
最后,“相将还绝赏,翚飞接云凫。却望州郭盛,五峰画不如”四句,进一步描绘了青云亭周围的景色之美,翚飞(彩凤)与云凫(水鸟)的飞翔,象征着自由与灵动,与州郭的繁华形成对比,突出了青云亭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最后回望州郭,感叹五峰虽美,却不及此刻青云亭的绝妙风景,表达了对青云亭独特魅力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青云亭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