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散吴天暮,太匆匆杨公塘上,樯乌飞舞。
布被宵长眠未暖,不抵经年离绪。
又搀入闲情几许。
梦草池塘青了处,有笑桃门巷红迷路。
山送客,露眉妩。
聘珠瘗玉都成误,但从今、任天付与,茵花泥絮。
咫尺江湖行不得,处处愁风愁雨。
便鸳诺鸥盟无据。
花底填词閒过遣,隔天涯两个黄鹂语。
只尔我,识甘苦。
雁散吴天暮,太匆匆杨公塘上,樯乌飞舞。
布被宵长眠未暖,不抵经年离绪。
又搀入闲情几许。
梦草池塘青了处,有笑桃门巷红迷路。
山送客,露眉妩。
聘珠瘗玉都成误,但从今、任天付与,茵花泥絮。
咫尺江湖行不得,处处愁风愁雨。
便鸳诺鸥盟无据。
花底填词閒过遣,隔天涯两个黄鹂语。
只尔我,识甘苦。
这首《贺新凉》(其三)由清代诗人黄人所作,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哀婉的画面,充满了离别之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开篇“雁散吴天暮”,以雁群南飞、天色渐暗的景象,渲染出一种离别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即将面对的离别之苦。接着“太匆匆”三字,表达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对相聚时光的留恋。“杨公塘上,樯乌飞舞”描绘了塘边的景象,樯乌(即海鸥)在空中飞翔,增添了几分孤独与寂寥。
“布被宵长眠未暖,不抵经年离绪”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远非短暂的离别所能比拟,即使在温暖的被窝中也无法驱散长久以来的离愁别绪。
“又搀入闲情几许”则暗示了在这离别之际,还有其他复杂的情感交织其中,使得离别的痛苦更加难以承受。“梦草池塘青了处,有笑桃门巷红迷路”运用了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主人公在离别前的思绪纷乱,以及对未来道路的迷茫。
“山送客,露眉妩”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山似乎也在为离别的人送行,露水滋润着眉毛,增添了几分柔情与哀愁。“聘珠瘗玉都成误,但从今、任天付与,茵花泥絮”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惋惜,同时也暗示了未来将面对的未知与挑战。
“咫尺江湖行不得,处处愁风愁雨”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即使距离并不遥远,但前行的道路却充满了风雨,充满了困难与挑战。“便鸳诺鸥盟无据,但从今、任天付与”表达了对承诺与盟约的怀疑,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无奈接受。
最后,“花底填词闲过遣,隔天涯两个黄鹂语”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背景,通过黄鹂的叫声,营造出一种虽身处远方,但仍有生命活力与希望的感觉。“只尔我,识甘苦”则点明了只有自己能真正理解离别之苦与甘甜,表达了对自我情感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贺新凉》(其三)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离别之际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担忧,以及对自我情感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吴子爱桃李,月色不到地。
明朝欲看花,六宫人不睡。
凉轩待月生,暗里萤飞出。
低回不称意,蛙鸣乱清瑟。
月色明如昼,虫声入户多。
狂夫自不归,满地无天河。
银缸照残梦,零泪沾粉臆。
洞房犹自寒,何况关山北。
青春未得意,见花却如雠。
路逢白面郎,醉插花满头。
满眼桃李花,愁人如不见。
别有惜花人,东风莫吹散。
我呼古人名,鬼神侧耳听。
杜甫李白与怀素,文星酒星草书星。
永州东郭有奇怪,笔冢墨池遗迹在。
笔冢低低高如山,墨池浅浅深如海。
我来恨不已,争得青天化为一张纸,高声唤起怀素书,搦管研朱点湘水。
欲归家,重叹嗟。
眼前有,三个字。
枯树槎乌梢蛇,墨老鸦。
深闺乍冷鉴开箧,玉箸微微湿红颊。
一阵霜风杀柳条,浓烟半夜成黄叶。
垂垂白练明如雪,独下闲阶转凄切。
只知抱杵捣秋砧,不觉高楼已无月。
时闻寒雁声相唤,纱窗只有灯相伴。
几展齐纨又懒裁,离肠恐逐金刀断。
细想仪形执牙尺,回刀剪破澄江色。
愁捻银针信手缝,惆怅无人试宽窄。
时时举袖匀红泪,红笺谩有千行字。
书中不尽心中事,一片殷勤寄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