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区区岂足羞,功名未显分累囚。
平生自有真知己,宁患威公怨射钩。
小节区区岂足羞,功名未显分累囚。
平生自有真知己,宁患威公怨射钩。
这首诗《管仲》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管仲的描绘,展现了其不畏权贵、坚守道义的精神风貌。
“小节区区岂足羞”,开篇即点明了管仲在面对个人得失时的态度,他并不因小节而感到羞愧,展现出一种豁达和大度。这种不拘小节的品质,实则是一种高尚人格的体现,而非可耻之事。
“功名未显分累囚”,进一步揭示了管仲的远见卓识。在他尚未取得显赫功名之时,便能洞察社会的不公,为囚徒争取权益,体现了他心系苍生、勇于担当的胸怀。这里不仅赞扬了管仲的仁慈与正义感,也暗示了他日后成就功名的必然性。
“平生自有真知己”,表明管仲一生中不乏理解和支持他的朋友。这不仅是对管仲个人魅力的肯定,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颂扬。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能够找到真正懂得自己的人,是极为难得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管仲的真诚与独特。
“宁患威公怨射钩”,最后一句更是将管仲的气魄与智慧推向高潮。面对强大的威公,即使曾经有过恩怨,甚至被射伤,管仲依然能够保持冷静与理智,不以怨报怨。这不仅体现了他的大度与宽容,更彰显了他作为政治家的高超策略与深邃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赞美管仲的品质与智慧,不仅歌颂了他的个人魅力,也传递了一种超越个人恩怨、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观。王十朋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地剖析了管仲这一历史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
列藩环王都,遂分东西道。
统制连别京,守臣多硕老。
外台持权纲,才具必美好。
公今且更践,入用颇不早。
乃令山东粟,饷馈岁可保。
古路趋汶阳,长风吹绿草。
天下风物佳,莫出吴与越。
新罢吴官来,又随越舸发。
连宰吴越间,皆迩蛟鼍窟。
伯氏复同郡,邑境接民垡。
宁将内隔外,正似肉附骨。
姚江遗鱼蟹,稽山奉笋蕨。
足得相交欢,高堂未华发。
送子意不尽,念逐有明月。
紫微星宿何煌煌,掖垣华阁上相当。
舍人亦与泰阶近,两两联裾如雁行。
其间飞星入王垒,天子赐告归故乡。
锦鞯金辔照栈去,文园渴令难可望。
杨雄位卑才执戟,岂有爵禄多文章。
石公官显职且贵,还家展墓酹椒浆。
太守趋尘里人避,岷山松柏风凄凉。
椎牛行酒与耆旧,耆旧醉归呼此郎。
公置名分共其乐,敦厚世俗时陶唐。
郎呼只作曩日视,安知锵玉侍明光。
归来却向凤池直,诏言一出称庙堂。
庙堂萧曹不草草,润色鼓动辞琅琅。
鳌头蓬莱便可到,蜀人更贺烹猪羊。
天子赐烛昏夜时,嫦娥闭月栽桂枝。
称量高下唯妍辞,相与尽心无附离。
求安去病如上池,照耀不容毫发私。
品藻一定何可移,光焰夺昼资尔为。
宣王徒美庭燎诗,魏帝自彻月殿披。
我朝好士万古垂,搜索贤俊登蒿藜。
孰不力吐肝胆脾,枉用宴饮生胫脂。
云龙将见升骙骙,燃此必欲无所遗。
收残喜气如蒸炊,蜜蜂惭愧空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