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烈光朝右,英才出庆馀。
公卿太丘世,父子马谈书。
首牍标宸藻,联篇叙禁庐。
摛华毛得凤,刊画鲁无鱼。
当备芸签目,俄光瓮牖居。
汉家求异说,高致掩虞初。
先烈光朝右,英才出庆馀。
公卿太丘世,父子马谈书。
首牍标宸藻,联篇叙禁庐。
摛华毛得凤,刊画鲁无鱼。
当备芸签目,俄光瓮牖居。
汉家求异说,高致掩虞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名为《度支苏员外耆以再续翰林志见遗辄成酬赠》。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古代英才和文学家世家的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称赞,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的重视。
"先烈光朝右,英才出庆馀":开篇便是对历史上杰出的英才进行颂扬,他们在朝廷中发光发热,成就显赫。"公卿太丘世,父子马谈书":这是指汉代的公孙弘、卿式父子,以及东汉的太丘、马融等人,他们都是文学家族中的杰出代表。
"首牍标宸藻,联篇叙禁庐":诗中提到的是这些文人才华横溢,在宫廷内外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文章和书籍。"摛华毛得凤,刊画鲁无鱼":这里则是借用古代才子毛遂得以凤凰比喻,以及孔子的弟子子贡善于绘画,但不屑为之,从而强调文人雅士的高洁品格。
"当备芸签目,俄光瓮牖居":诗人希望能够像古代这些英才一样,备受朝廷的重视,并且在文学上有所建树。"汉家求异说,高致掩虞初":这里表达了对不同于常人的学问和见解的追求,以及对于探究古籍中奥秘的渴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英才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于文学传统的尊重和自我期许,是一篇融合了儒家文化理念与个人学术抱负于一身的佳作。
麦田状不一,高下顿尔殊。
高可望饼饵,灾后口聊糊。
下者春即潦,根黄苗半枯。
哀哉㷀㷀民,食将近夺乎。
加赈至夏五,仓储嗟无馀。
博施古已难,况多蠹役徒。
岂如接青黄,各为足食谋。
见高固少慰,见下增忧吁。
慰不抵忧多,民艰纷跸涂。
荀吴伐鲜虞,钜鹿围其鼓。
或请以城叛,穆子拒弗许。
好恶苟弗愆,民皆知适所。
弗赏为失信,赏恶则何取。
欲城而迩奸,所丧多无补。
鼓人杀叛人,缮备更守禦。
围之又三月,请降仍致语。
民犹有食色,姑修而城拒。
食竭告力尽,取之方振旅。
不纳叛仍当,不抚降何处。
信如待食竭,菅命岂弗苦。
何云不戮一,谬托怠弗贾。
子鱼诮宋襄,致志鼓儳可。
设其爱二毛,则如服于楚。
比义可知非,何事丘明叙。
浮夸真定评,吾闻之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