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南华》
《谒南华》全文
明 / 李孙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宝地烟霞辟,西天法界开。

谁知偕计日,得及谒师来。

发藏探灵秘,观空上玉台。

所怜明发路,愿借渡江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南华寺拜见高僧的旅程与心境。首句“宝地烟霞辟,西天法界开”以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宗教氛围作为背景,暗示了南华寺所在之地的神圣与超凡脱俗。接着,“谁知偕计日,得及谒师来”表达了诗人对这次会面的珍惜与意外之喜,似乎在忙碌的日程中偶然获得了与高僧交流的机会。

“发藏探灵秘,观空上玉台”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探索与追求,他不仅在物质层面寻找知识与智慧,更在精神层面追求心灵的净化与提升,通过观察空无,达到心灵的升华,仿佛登上了象征着智慧与纯净的玉台。

最后,“所怜明发路,愿借渡江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担心即将到来的离别,同时表达了希望再次相聚的愿望,如同借用渡江的酒杯,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与对友谊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诗人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友情的珍重,充满了哲思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孙宸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猜你喜欢

桂子次韵赠阮甥

一树青青桂子荣,广寒宫殿玉为楹。

不知天上何年堕,故使人间有种生。

风影碎摇签帙爽,露华倒洗笔头清。

寸田更与加培埴,收取天香染姓名。

(0)

挽阮倅

胶庠推博洽,州县著廉平。

人物万夫特,山川千古英。

虬髯横意气,猿臂郁功名。

一掬同年泪,西风浩荡情。

(0)

汤泉

水府燃犀处,扶桑浴日时。

能观雷复地,始信坎生离。

净垢元无着,温凉祇自知。

骊山殷鉴在,莫受阿环缁。

(0)

六月十六日宣锁

禁门深钥寂无哗,浓墨淋漓两相麻。

唱彻五更天未晓,一池月浸紫薇花。

(0)

小雪前三日钟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杜坞自郑盖庵过阆山趋翔凤山菁山遍览杨坟秀园遂至何山道场山乘兴薄吴兴访玉湖书院水晶境界而归自戊子至庚子阴晴相半胜处辄徘徊赋诗饮酒伟哉观也数诗见后.何山书堂

日高裹饭看何山,山缺东南水绕关。

松桧不摇风自度,读书声在白云间。

(0)

送杨简迁国子博士

杨君解墨绶,去作国子师。

邑人十万户,遮道婴儿啼。

曩岁天旱苦,赤地无馀遗。

饥殍千百辈,上山争采薇。

采薇有时尽,讵能救长饥。

慨然顾自任,舍我将告谁。

昧爽出厅事,日暮忘旋归。

大家贮陈粟,出粜不敢迟。

偷儿纷狗鼠,锄治如平时。

一意摩手抚,如子得母慈。

明年麰麦登,比屋无流移。

史牒载循吏,于今亲见之。

我亦受一廛,惜哉轻语离。

桥山未迄役,酌饯疏酒卮。

聊述路人颂,持作送君诗。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