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二首·其一》
《又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莱菔可齑粳可炊,绝胜远访碧溪祠。

渠能去伴舒为诰,时有来听鼎说诗。

江夏奇童今属子,金华仙伯更传谁。

锦囊倒赠贫家了,不管旁观笑橐垂。

(0)
注释
莱菔:萝卜。
齑:切细。
粳:粳米。
祠:祠堂。
渠:它。
舒:舒缓的教诲。
鼎:讲座。
江夏:地名,这里指有才华的孩子。
金华:地名,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
锦囊:装有钱财或珍贵物品的袋子。
贫家:贫困人家。
笑橐垂:嘲笑空空如也的袋子。
翻译
萝卜可以切细做菜,粳米也能煮饭,这比远游去拜访碧溪祠堂要好得多。
它能陪伴舒缓的教诲,时常有人来聆听诗歌的讲座。
江夏的奇特儿童如今归你所有,金华的仙人又会传给谁呢?
我把锦囊里的财富赠予贫困之家,全然不顾旁人嘲笑我空空如也的袋子。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莱菔(一种蔬菜)和粳(米)的歌颂,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自给自足的理想。开篇两句“莱菔可齑粳可炊,绝胜远访碧溪祠”,描绘了一种简单而充实的农家生活,这种生活比起到远处的名山大川去寻求更为满足。

接着,“渠能去伴舒为诰,时有来听鼎说诗”两句,则表明诗人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跟随某位学者(舒)学习礼仪知识,同时也期望他们能够聆听到高水平的文学和诗歌,这里的“鼎”可能是指古代用作烹饪器具的同时也是用于乐器的鼎,象征着文化教育的传承。

第三句“江夏奇童今属子,金华仙伯更传谁”,则是对后代的期望。诗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继承古代圣贤的智慧和品德,而“金华仙伯”可能指的是某位道家高僧或仙人,这里表达了对子孙未来能否找到真正的知识与精神导师的关切。

最后两句,“锦囊倒赠贫家了,不管旁观笑橐垂”,则描绘了一种慷慨解囊、不图回报的情操。诗人将自己珍贵的物品(锦囊)无条件地送给贫穷之家,完全不在乎周围人的嘲笑和不理解,这里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和对社会底层的关怀。

整首诗通过田园生活、文化教育、子孙满堂以及慈善行为等主题,展示了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闻警·其三

权总周连帅,爵悬汉彻侯。

疮痍犹未复,征战几时休。

已仗上方剑,须枭回纥头。

王师今老矣,空抱杞人忧。

(0)

婉儿怨戏为敬承作八绝·其三

新人能越语,旧人能燕歌。

燕歌音调悲,宛转叶云和。

(0)

送慈溪潘学博

薄宦向何处,东南甬水边。

春风开绛帐,寒色上青毡。

博士原潘岳,诸生得郑虔。

广文官舍静,明月好谈玄。

(0)

哭泊阳王丈·其二

湛湛清心玉不如,姓名蚤已荐贤书。

可怜九待公车诏,依旧青衫未破除。

(0)

赠陈封翁全庵

早将踪迹寄烟霞,燕翼经传众所誇。

令子今为单父宰,贤人曾聚太丘家。

玄湖九里仙源近,紫诰双龙帝宠奢。

自是得全偏得福,野夫何处望声华。

(0)

夏日小园社集分得公字

菟裘聊此地,五柳宅堪同。

潇洒馀孤赏,过从有数公。

疏帘全却暑,曲沼自生风。

坐看梧桐晚,盈盈月上东。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