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叶烧残,金徽按罢,东风谁主。
断梨云、泪沾兰露,早也无情绪。
依稀记得,年时风景,无数蜂喧蝶舞。
竟等閒、孤负芳华,只剩轻寒细雨。
待将旧恨,从今抛却,都与他人拾取。
蜡尽灰温,蚕僵丝在,已去仍还住。
传柑时节,觞阑天气,一味閒猜浪语。
空倚遍、阑干十二,番风细数。
银叶烧残,金徽按罢,东风谁主。
断梨云、泪沾兰露,早也无情绪。
依稀记得,年时风景,无数蜂喧蝶舞。
竟等閒、孤负芳华,只剩轻寒细雨。
待将旧恨,从今抛却,都与他人拾取。
蜡尽灰温,蚕僵丝在,已去仍还住。
传柑时节,觞阑天气,一味閒猜浪语。
空倚遍、阑干十二,番风细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的情感波动与思绪。开篇以“银叶烧残,金徽按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仿佛是乐曲终了,余音绕梁,暗示着情感的消散与结束。接着,“东风谁主”一句,借东风之问,表达了对命运的迷茫与无奈。
“断梨云、泪沾兰露”,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因情伤而落泪的情景,如同梨花云朵被泪水浸湿,既生动又富有画面感。紧接着,“早也无情绪”则直接点明了她此刻的心境,充满了无力感和失落。
“依稀记得,年时风景,无数蜂喧蝶舞”通过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反衬出当前的孤独与寂寞。然而,“竟等闲、孤负芳华,只剩轻寒细雨”一句,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青春的易逝,以及美好事物的短暂。
接下来,“待将旧恨,从今抛却,都与他人拾取”表达了女子想要放下过去,重新开始的决心,但“蜡尽灰温,蚕僵丝在,已去仍还住”又暗示了旧情难以割舍,如同蜡烛燃尽后仍有余温,蚕茧虽已僵硬,但丝线仍在,象征着情感的纠缠与难以释怀。
“传柑时节,觞阑天气,一味閒猜浪语”描绘了节日气氛中的闲聊与猜测,但在这背后,隐藏的是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最后,“空倚遍、阑干十二,番风细数”则以倚靠栏杆、细数风声的动作,进一步表现了女子在寂静夜晚的孤独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春日里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以及面对情感困境时的挣扎与选择。
清湖纳明月,远览无留云。
人生亦何须,有酒与桐君。
自醉宁问客,一樽复一樽。
平生今不饮,意得同酣醺。
清言冰玉质,坏衲山水纹。
殚精有后悟,畜耳无前闻。
潜鱼避流光,归鸟投重昏。
信有千丈清,不如一尺浑。
湖边山影里,静景与僧分。
一榻坐临水,片心闲对云。
树寒时落叶,鸥散忽成群。
莫问红尘事,林间肯暂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