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其四》
《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其四》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千峰郡閤望嵯峨,此日褰帷按塞过。

落木悲风鸿雁下,白云秋色太行多。

山连大陆蟠三晋,水划中原散九河。

回首蓟门高杀气,羽林诸将在横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太行绝顶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情感。首联“千峰郡阁望嵯峨,此日褰帷按塞过”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山峰之高峻,仿佛与天相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此次行程的感慨。颔联“落木悲风鸿雁下,白云秋色太行多”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如落叶在风中飘零,鸿雁南飞,以及远处白云缭绕的太行山脉,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深远的意境,体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之美与哀愁。

颈联“山连大陆蟠三晋,水划中原散九河”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山脉与河流的壮阔景象融入其中,形象地描绘了太行山脉蜿蜒起伏,如同巨龙盘踞于三晋大地,而九河则在中原地区纵横交错,展现出自然景观的雄伟与丰富。尾联“回首蓟门高杀气,羽林诸将在横戈”则转而表达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军事的气息,暗示着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激烈的战斗和英雄辈出的历史,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英雄主义的赞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广阔的胸怀。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好事近·其二

彩舰载娉婷,宛在玉楼琼宇。

人欲御风仙去,觉衣裳飘举。

玉京咫尺是蓝桥,一见已心许。

梦解汉皋珠佩,但茫茫烟浦。

(0)

丑奴儿/采桑子·其二寄李德志

去年池馆同君醉,正是花时。隔院韶辉。

桃李欣欣、如与故人期。

相望两地今千里,还对芳菲。春色分谁。

雨惨风愁、依旧可怜枝。

(0)

舟至都昌初见庐阜连日阴雨忽尔晚晴云气顿收岩峦尽出截然苍翠立乎巨浸之中真天下之奇观也遥望欣然酌酒赋诗

久思庐山游,忽至左蠡曲。

倚船初一望,秀色溢我目。

百里堆翠黛,千峰矗寒玉。

阴云知我来,收敛入山腹。

须臾变光景,尽出一山绿。

宛如几案间,青铜铸岩谷。

又如墙壁上,古画挂图轴。

水光晚苍茫,风气秋肃穆。

明朝南康岸,舣棹陟山麓。

欢喜不自持,一杯醉醽醁。

(0)

王钤辖出示乃祖两令公画像求诗为赋长句

艺祖开基登九五,驾驭群雄走龙虎。

五十馀年到章圣,将帅名臣犹接武。

王家再世蒙休光,父子继踵仍腾骧。

我从诸孙见画像,绝世风骨何堂堂。

隋国令公温如玉,方口丰颐秀眉目。

典刑犹在想可知,骨肉都匀肥不俗。

小令公为隋国儿,比之乃父加瑰奇。

凛然满面英豪气,犹有酣战骁雄姿。

百年神隽今已矣,貌向丹青尚如此。

虎头不用著三毫,燕颔须教飞万里。

屹然立向庙堂间,可使边人毛骨寒。

千载长存麒麟阁,当年肯著鵔鸃冠。

人物于今宁复有,奇庞谁是功名手。

獐头鼠目休求官,归作山中耦耕叟。

(0)

齐尧佐寄诗许予授代归谷城日相过次韵

故人千里去,犹记别时歌。

衰鬓禁愁得,狂怀可奈何。

南枝春意动,西望夕阳多。

三径荒凉外,高轩讵肯过。

(0)

上曾二丈仲成·其三

患难馀生二十年,一身孤苦百忧缠。

文章昔谓古可到,踪迹今为人所怜。

憔悴形容勋业镜,归依空寂祖师禅。

不孤虽有山公在,恐逐龙舒下九泉。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