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朝士方徒步,欲过六桥愁路赊。
目断红云花鸟上,楼居缥缈梵王家。
白头朝士方徒步,欲过六桥愁路赊。
目断红云花鸟上,楼居缥缈梵王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白发朝官在六桥边行走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与佛教圣洁之美的向往与感慨。
首句“白头朝士方徒步”,描绘了一个白发苍苍的朝廷官员正在步行,形象地展示了人物的年迈与身份的尊贵。接着,“欲过六桥愁路赊”一句,通过“愁路赊”(路途遥远)的描述,既表现了行走的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无奈。
“目断红云花鸟上”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视线所及之处渲染得如梦似幻,红云与花鸟交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寄托了他对精神世界追求的向往。
最后一句“楼居缥缈梵王家”,以“缥缈”形容楼阁的虚幻与高远,与前文的“红云花鸟”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诗中所营造的仙境般的氛围。同时,将楼居比作梵王之家,不仅体现了对佛教圣地的敬仰,也暗含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精神境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五斗信怀惭,归去来田陌。
富贵岂不佳,人生各有适。
前路问征夫,素曦恨将夕。
三径五柳间,南山见疏隙。
上寿百岁鲜,于何劳物役。
农人咨耕耘,妇女工纺绩。
衣食要自谋,待人亦奚益。
松生桃李中,碌碌难为色。
严节霏素霜,始见贞干直。
深感赐剪拂,遂得托鳞翼。
善任更蒙私,不离翰墨职。
填委敢贤劳,惟惧虚车饰。
日晏稍释閒,结揽城西侧。
长川欲济之,波澜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