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信怀惭,归去来田陌。
富贵岂不佳,人生各有适。
前路问征夫,素曦恨将夕。
三径五柳间,南山见疏隙。
上寿百岁鲜,于何劳物役。
农人咨耕耘,妇女工纺绩。
衣食要自谋,待人亦奚益。
五斗信怀惭,归去来田陌。
富贵岂不佳,人生各有适。
前路问征夫,素曦恨将夕。
三径五柳间,南山见疏隙。
上寿百岁鲜,于何劳物役。
农人咨耕耘,妇女工纺绩。
衣食要自谋,待人亦奚益。
此诗描绘了陶潜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五斗信怀惭,归去来田陌”表达了陶潜因不满官场而辞官归隐的决心,五斗米象征着微薄的俸禄,怀惭则体现了对官场污浊的不满。接着,“富贵岂不佳,人生各有适”两句,道出了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个体追求的不同,富贵虽好,但并非每个人都适合追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
“前路问征夫,素曦恨将夕”描绘了陶潜在归隐路上的景象,询问行人的方向,太阳即将西下,时间紧迫,透露出一种急切与不舍。接下来,“三径五柳间,南山见疏隙”描绘了陶潜归隐后的居住环境,三径五柳象征着简朴的生活,南山则代表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展现了陶潜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上寿百岁鲜,于何劳物役”表达了对长寿的渴望与对世俗事务的厌倦,认为长寿虽好,但不应为了外在的物质追求而劳心劳力。最后,“农人咨耕耘,妇女工纺绩。衣食要自谋,待人亦奚益”则强调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农人耕作还是妇女纺织,都是为了自身的生存所需,与他人无关,突显了陶潜对独立自主生活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潜归隐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其对自由、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束缚的解脱,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